心理知识
当我们在谈论自恋时,“飞猴”这个术语是什么意思?
当人们讨论自恋者时,他们有时会使用“飞猴”这个术语。“飞猴”指的是为自恋者或虐待狂工作的人,这一术语来源于《绿野仙踪》,其中邪恶女巫命令飞猴为她效力。
劳伦·凯尔温博士
识别一个飞猴往往很困难,因为他们可能看起来像只是在争端或冲突中站队的普通人。
——劳伦·凯尔温博士
他们以与自恋者类似的方式为邪恶女巫效劳——因此,这一术语被用来描述这些人。自恋者可能会利用他们的朋友、家人,甚至是你的朋友和家人作为间谍,或者散播谣言,使他们成为自己的替代品。
如何判断某人是否是飞猴?
“识别飞猴通常很难,”注册临床心理学家劳伦·凯尔温博士解释道,“因为他们可能看起来只是在争端或冲突中站队的普通人。”
判断某人是否是飞猴的标志
然而,凯尔温博士指出了一些关键的迹象:
- 无论情况如何或证据如何呈现,他们都站在自恋者一边。
- 他们传播关于你的谣言或八卦。
- 他们让你感到煤气灯效应或操纵你。
- 他们忽视或轻视你的感受。
- 他们向自恋者传递关于你的信息,帮助自恋者骚扰你。
飞猴可能是自恋者的亲友,你的亲友,或是你认为的权威人物。
为什么人们会屈服于自恋者?
这里没有简单的答案,因为可能有多种原因。通常,自恋者会从一开始就开始“培养”他们的飞猴,测试你与他们之间的关系。
他们可以颠倒事实,让人们相信他们是被虐待的一方,而不是相反的情况。
飞猴可能是讨好者
通常,飞猴是讨好者。他们想帮忙,不想让自恋者失望,尤其是如果他们是朋友或亲戚。他们很可能已经被自恋者操纵或胁迫,或者害怕自恋者,从而屈服于他们,以免自己成为目标。
他们可能是出于否认,或者“缺乏情感智力或共情,无法理解他们所参与的行为的危害。”凯尔温博士说。通常,飞猴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履行其角色,或者真诚地相信自恋者是对的,因为他们被自恋者的观点所蒙蔽。
有时,飞猴可能患有某些病症,使他们更容易受到影响。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每个有某种病症的人都会成为飞猴。
例如,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可能会成为飞猴。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自恋者可能会服从另一个自恋者,如果这对他们有利的话,无论是金钱、权力,还是希望在未来取代他们。
患有焦虑症的人可能会被自恋者所展示的力量和自信所吸引,而依赖性的人可能会喜欢为自恋者服务,以此来获得生活的目的感和满足感。
如何应对飞猴?
应对飞猴并不总是容易的。在许多情况下,他们可能是你、自恋者或两者的亲友。然而,凯尔温博士建议你可以尝试一些策略。
- 坚定地设定界限。
- 尽量避免冲突,因为这可能会引起戏剧性的情况,凯尔温博士说。
- 从值得信赖的亲人或心理健康专业人士那里寻求支持。
- 记录任何虐待或骚扰事件,这在你向当局求助时可能会有用。
- 尽可能减少接触。
如果你正试图结束与自恋者的关系或切断他们的联系,这可能会特别困难。他们可能会派飞猴追捕你,完全断绝联系可能也不现实。然而,在设置界限时,尽可能坚定,并尽量避免冲突是很重要的。
在你决定结束与自恋者的联系之前,制定计划并列出你离开关系的原因。这样做很重要,因为自恋者及其飞猴可能会扭曲现实,导致你质疑自己。
如果你正在处理飞猴的问题,无论自恋者是否仍在你的生活中,你都可能需要咨询心理健康专业人士。他们可以根据你的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和建议,并在你决定结束关系后帮助你管理,因为自恋者的虐待可能对你的心理健康产生长期影响。
如果你在与自恋者打交道,你需要做以下五件事
生活在一个自恋者的世界里:如何应对的技巧
请注意,链接保持不变,排版也保持不变。特定单词已经按照要求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