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

自我提升

如何停止取悦他人

你是否是一个取悦他人的人?

如果你是一个取悦他人的人,你可能会为了使别人开心而不惜一切代价。虽然善良和乐于助人通常是一件好事,但过度取悦他人可能会让你在情感上耗尽、感到压力和焦虑。

本文涵盖了成为取悦他人的行为特征、原因以及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它还讨论了一些帮助你停止将他人置于自身福祉之前,并确保照顾好自己的需求的小贴士。

播放以获取有关如何停止取悦他人的建议

由治疗师Amy Morin,LCSW主持的《Verywell Mind播客》分享了人们为什么会成为取悦他人的原因,以及如何停止。点击下方立即收听。

订阅Apple Podcasts / Spotify / Google Podcasts

什么是取悦他人的人?

一个取悦他人的人是指把别人的需要放在自己需要之上的个体。这种人对他人非常敏感,并且常常被视为和蔼可亲、乐于助人和善良的人,但取悦他人的人也可能难以为自己发声,从而导致一种有害的自我牺牲或自我忽视模式。

取悦他人与被称为“群体导向”(sociotropy)的性格特质有关,这是一种过度关注取悦他人并获得他们认可的方式来维持关系的行为。

这种行为可能是心理健康状况的症状。一些与取悦他人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

你可能是取悦他人的人的迹象

取悦他人的人往往有一些共同的行为,如:

  • 你很难说“不”。
  • 你总是担心别人怎么想。
  • 当你说“不”时你会感到内疚。
  • 你害怕拒绝别人会让他们认为你是刻薄或自私的人。
  • 你同意你不喜欢的事情或做你不想要做的事情。
  • 你对自己的自尊心感到困扰。
  • 你想让别人喜欢你,并觉得为他们做事会赢得他们的认可。
  • 你总是告诉别人对不起。
  • 即使不是你的错,你也承担起责任。
  • 你没有任何空闲时间,因为你总是在为别人做事。
  • 你忽略了自己的需要,去做别人的事。
  • 你假装同意别人,即使你有不同的感受。

取悦他人的人通常善于察觉别人的情绪。他们通常是共情的、体贴的和关怀的。这些积极品质也可能伴随着自我形象差、控制欲强或过度成就的倾向。

虽然人们可能会形容你是一个给予者或慷慨的人,但当你是一个取悦他人的人时,所有这些努力来让别人开心可能会让你感到精疲力竭和压力山大。

取悦他人的原因

要停止成为一个取悦他人的人,了解你为什么可能会有这种行为是很重要的。那么,取悦他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可能有几个因素在起作用,包括:

  • 低自尊:有时人们从事取悦他人的行为是因为他们不重视自己的愿望和需要。由于缺乏自信,取悦他人的人需要外部的认可,他们可能会觉得为他人做事会导致认可和接纳。
  • 不安全感:在其他情况下,人们可能会试图取悦他人,因为他们担心如果他们不做到极致,别人就不会喜欢他们。
  • 完美主义:有时人们希望一切都“刚刚好”,包括别人的想法和感受。
  • 过去的经历:痛苦、困难或创伤的经历也可能起到一定作用。例如,经历过虐待的人可能会试图取悦他人并尽可能地表现出友好,以避免触发他人的虐待行为。

帮助他人的动机有时可以是一种利他主义。一个人可能真心希望确保别人能得到他们需要的帮助。在其他情况下,取悦他人可能是一种让自己感到被认同或喜爱的方式。通过确保别人开心,他们会觉得自己是有用和有价值的。

谄媚:关于创伤反应中取悦他人的了解

成为取悦他人的影响

取悦他人并不一定是坏事。关心和体贴他人的行为是维护与亲人健康关系的重要部分。然而,如果你试图赢得认可以支撑脆弱的自尊心,或者你追求他人的幸福而牺牲了自己的情感健康,这就会成为一个问题。

如果你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让别人高兴和赢得他们的认可上,你可能会经历以下一些后果。

愤怒和挫败感

虽然你可能真的享受帮助,但当你出于义务勉强去做时,你会感到挫败感。这些感觉会导致一个帮助某人、对他们感到愤怒、然后对自己感到后悔或遗憾的循环。

一项研究发现,强烈需要取悦他人的人也更有可能在社交场合暴饮暴食。

焦虑和压力

努力让别人高兴可能会让你的身体和心理资源过于紧张。试图管理这一切会让你饱受压力和焦虑,这对你的健康是有害的。

帮助别人实际上可以带来许多心理健康的好处。但如果你没有留出时间给自己,你可能会经历压力过大的负面健康后果

耗尽意志力

把所有的精力和精神资源都投入到确保别人满意意味着你更少有决心和意志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一些研究表明,意志力和自制力可能是有限的资源。如果你正在使用你的精神资源来确保别人得到他们想要的或需要的东西,这意味着你几乎没有剩余的资源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缺乏真实性

取悦他人的人往往会隐藏自己的需要和偏好,以便适应别人。这会让你感觉自己没有真实地生活——甚至可能会让你觉得你根本不了解自己。

隐藏你的真实感受会让别人很难了解真实的你。自我披露在任何亲密关系中都很重要,但如果不能披露真实的自我,那就不会有效。

更弱的关系

如果你把所有的努力都放在满足别人的期望上,你可能会发现自己感到怨恨。虽然人们可能会欣赏你的给予性,但他们也可能开始把你的善良和专注视为理所当然。

人们可能甚至没有意识到他们在利用你。他们只知道你总是愿意伸出援手,所以他们毫不怀疑你会在任何时候出现。他们看不到的是,你已经被拉得很紧,你可能已经超负荷了。

好意与取悦他人

做好事和取悦他人是有区别的。人们经常做好事的原因有很多:让自己感觉良好、帮助、回报或赚取好处。如果你做某件事是因为你害怕如果你说“不”就会被不喜欢或拒绝,有很大可能取悦他人已经在起作用了。

停止取悦他人的小贴士

幸运的是,有一些步骤可以帮助你停止取悦他人,并学会平衡你取悦他人的欲望,同时不牺牲自己的情感需求。

建立边界

了解你的极限,建立清晰的边界,然后沟通这些界限。清楚具体地说出你愿意承担什么。如果有人要求太多,让他们知道这超出了你愿意做的范围,你将无法帮忙。

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在生活中建立边界,以帮助抑制你的取悦他人倾向。例如,你只在特定时间接听电话,以设定你能够交谈的时间限制。

你还可以解释你只在特定时间段内可用。这样做有助于确保你不仅控制你能做什么,还能控制什么时候能做什么。

从小处着手

突然改变可能很难,所以从一些小事情开始自我主张通常更容易。改变行为模式可能很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你不仅要重新训练自己,还要教会周围的人理解你的界限。因此,从小步骤开始,逐步减少取悦他人的行为是有帮助的。先对较小的要求说“不”,试着表达对小事的不同意见,或者要求你需要的东西。

例如,尝试对一条短信请求说“不”。然后逐渐过渡到当面说“不”。在不同的场景或情境中练习,比如与销售人员打交道、在餐厅点餐或处理同事。

每次你从小处开始减少取悦他人,都会增加更大的信心,这将帮助你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

设定目标和优先事项

考虑你想把时间花在哪里。你想帮助谁?你试图实现什么目标?了解你的优先事项可以帮助你确定是否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某件事情中。

如果某件事消耗了你的精力或占用了你太多的时间,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当你练习设定这些界限并对不想做的事情说“不”时,你会发现你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尝试积极的自我对话

如果你开始感到不知所措或有屈服的冲动,用积极的自我对话来增强你的决心。提醒自己,你值得拥有自己的时间。你的目标很重要,你不应该感到有义务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不能给你带来快乐的事情上。

暂停一下

当有人请求帮忙时,告诉他们你需要一些时间来思考。立刻说“是”可能会让你感到有义务和负担过重,但花时间回应请求可以让你有机会评估情况并决定是否真的想做这件事。在做出决定之前,问自己这些问题:

  • 这需要多少时间?
  • 我真的想做这件事吗?
  • 我有时间做这件事吗?
  • 如果我说“是”,我会有多大的压力?

研究表明,即使是短暂的暂停也可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通过给自己一点时间,你会更好地准确判断自己是否有意愿和时间接受这个请求。

评估请求

克服取悦他人的另一个步骤是寻找其他人试图利用你的慷慨的迹象。有没有人似乎总是向你要东西,但在你需要他们回报时却突然变得不可用?或者有些人似乎意识到你慷慨的本性,并因为知道你不会说“不”而提出请求?

如果感觉你在被人操纵去做事情,花点时间评估情况并决定如何处理请求。对于反复出现的情况或那些不断坚持你应该帮忙的人,要坚定和明确。

避免找借口

当你拒绝某事时,直接说出来,避免因其他义务而找借口或解释你无法参与的原因。一旦你开始解释为什么不能做某事,你就是在给别人提供挑刺的机会。或者你可能给了他们调整请求的机会,以确保你能做他们要求的事情。

尽量用果断的语气拒绝某事,并抵制添加不必要的理由说明的冲动。提醒自己,“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记住关系需要互惠

强大的、健康的伙伴关系涉及一定程度的互惠。如果一个人总是付出,而另一个人总是索取,通常意味着一个人牺牲了自己的需要,以确保对方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即使你喜欢取悦他人,记住他们也应该采取措施回馈你。如果总是你付出而他们总是索取,你可能处于一个单方面关系

在你想帮助时才去帮助

你不需要放弃善良和体贴。这些是值得拥有的品质,可以促进稳固持久的关系。关键是要审视你的动机和意图。不要仅仅因为害怕被拒绝或想得到他人的认可而做事情。

继续做好事,但要在自己的条件下。善良不需要引起注意或奖励——它只需要一种希望改善他人生活的愿望。

结论

如果成为一个取悦他人的人让你难以追求自己的幸福,请找到设置界限和夺回时间的方法。提醒自己,你不可能取悦每个人。如果它干扰了你的幸福感,请与心理健康专业人士谈谈。经过专业训练的心理治疗师可以帮助你管理行为,优先考虑自己的需求,并建立健康的界限。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