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
====================================
尽管依恋理论和精神分析理论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但它们提供了对人类发展、关系和治疗变化的互补视角。
依恋理论部分是作为对精神分析理论某些方面的反应而发展的。约翰·鲍尔比不同意弗洛伊德的观点,即婴儿与母亲的关系是由对口腔满足和快乐的需求驱动的。
鲍尔比认为,婴儿与照顾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依恋是一种自主的发展需求,而不是从满足生理需求(如饥饿)中派生出来的。
依恋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内在工作模型
反映真实经历
反映内心冲突和幻想
性的作用
不是核心重点
中心组成部分
治疗关系
提供安全基地
移情的来源
治疗优先事项
根据依恋风格而不同
使无意识变为有意识
强调点
可观察的行为和关系
内在动机和驱动力
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
临床观察
真实经历与内心表征
依恋理论 强调真实的与照顾者的互动塑造了婴儿的依恋。相比之下,传统的 精神分析 更多地关注内心的幻想和冲突,而较少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经历(Riviere, 1927)。
与 梅兰妮·克莱因 等精神分析理论家不同,他们更关注儿童的内心幻想生活,鲍尔比(1969)强调现实事件和照顾者的行为塑造了儿童的社会和情感发展。他反对精神分析观点,即实际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很小。
例如,两个婴儿可能会基于其气质和调节能力的不同,对同一照顾者行为有不同的感知。人类心理的内在复杂性意味着内部工作模型不会直接对应外部事件。对外部现实的感知通过内在心理现实的镜头进行过滤。
因此,虽然受到外部经验的塑造,内部工作模型 反映了事件与儿童主观视角之间的互动。
精神分析倾向于假设工作模型直接反映了养育行为。然而,儿童因素决定了如何体验养育。
需要纵向研究来探讨气质如何与照顾互动以影响工作模型(Vaughn & Bost, 2016)。
依恋与性
在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性是核心。依恋理论关注的是关系,而不是性。然而,在亲密的成人关系中,这两者是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人的性伴侣通常也是主要的依恋对象(Hazan & Shaver, 1987)。
根据临床经验,性与依恋的一个交集可能与俄狄浦斯情结有关。俄狄浦斯冲突的不充分解决可能表现为后来难以将爱和性的情感整合到同一个人身上。
这可能破坏亲密关系。早期不安全的依恋与冲突性的俄狄浦斯解决之间可能存在联系。早期安全的依恋可能为成功的俄狄浦斯解决铺平道路。
未解决的俄狄浦斯问题可能阻碍成年后的安全依恋,如果个体不能将性欲和关爱的情感整合到同一个人身上(Blass & Blatt, 1990)。
精神分析师提出,俄狄浦斯期 仅在父母过于敌对或诱惑时才会产生病理(Kohut, 1977)。
如果这是真的,早期的安全会支持俄狄浦斯的解决,而早期的不安全则会妨碍它。需要纵向研究来探讨婴儿依恋、俄狄浦斯发展和成人依恋之间的关联(Steele, 1991)。
这些关键的发展问题需要纵向调查(Target & Fonagy, 2002)。
- 依恋的安全与不安全如何与俄狄浦斯阶段的展开相互作用?
- 早期的安全是否为成功的俄狄浦斯解决铺平道路,而早期的不安全是否会导致后来合并关爱和性感觉的困难?
不适应模式的重复
两种理论都试图解释为什么人们会重复功能失调的关系。
依恋研究表明,不安全的儿童会引发他人较少积极的反应,这可能是由于不适应的行为,从而确认负面预期(Jacobson & Wille, 1986)。
精神分析提出,对早期人物的无意识忠诚迫使人们反复重演童年关系,即使这些关系是痛苦的(Fairbairn, 1952)。
依恋理论没有专注于这种情感忠诚因素。然而,理解内部工作模型及其与早期人物的联系有助于解释不适应模式的顽固性(Cassidy & Berlin, 1994)。
费尔贝恩指出,解除压抑比放弃对早期人物的忠诚更容易(Greenberg & Mitchell, 1983)。
改变可能感觉像是背叛过去,即使是痛苦也似乎比放弃旧的依恋更好(Eagle, 1997)。
依恋研究表明,行为如何引发反应以确认内部模型。然而,无意识忠诚于早期人物的概念提供了对为什么改变如此困难的洞察。整合这些视角可以进一步加深我们的理解。
重复不健康关系模式的原因也显示了这两种理论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依恋理论中的内部工作模型概念类似于精神分析中的移情概念。
代际传递
成人的依恋风格 预测其子女的风格,表明存在代际传递(Main & Goldwyn, 1984)。
依恋研究人员发现,父母的依恋风格(通过成人依恋访谈评估)预测婴儿的依恋风格。那些能够理解早期依恋经历的母亲更有可能拥有安全依恋的婴儿。
精神分析理论家强调,过去未解决的冲突会在几代人之间重复。依恋研究为此提供了实证证据。父母反思依恋经历的能力可能防止简单地重演过去,增强韧性(Fonagy et al., 1995)。
精神分析长期以来主张,“那些不能记住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依恋研究现在实证证实,反思早期经历可以防止重复(Eagle, 1997)。
高反思功能的母亲在压力下更有可能拥有安全依恋的婴儿。反思具有保护和增强韧性的功能,减少不安全感的传递(Slade, 2005)。
纵向研究追踪母亲反思功能如何随时间影响依恋关系,可以进一步阐明这一保护过程(Suchman et al., 2010)。
测量依恋变化
不安全依恋能否在成年后转变为安全依恋?需要更多的纵向研究,但已经记录了使用成人依恋访谈的变化(Travis et al., 2001)。
然而,改善治疗中的叙事连贯性可能不会直接创造依恋安全。评估干预前后的关系感知、期望和行为可以更好地捕捉安全性的变化(Johnson et al., 2015)。
与其追求戏剧性的转变,加强反思能力和实现适度的关系改善可能是更现实的治疗目标。然而,直接测量依恋结构可以澄清什么是可能的(Daniel, 2006)。
依恋叙事与安全性
成人依恋访谈通过评估成年人关于早期经历的叙事的连贯性和可信度来评估其依恋状态。然而,叙事连贯性不一定反映 依恋安全性。它可能只是反映了反思经历的能力(Crowell et al., 1996)。
相反,连贯的叙事表明反思能力,无论依恋状态如何(Fonagy et al., 1995)。改善治疗中的叙事连贯性可能不会转化为依恋安全性的提升。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治疗变化在于创造新的、更连贯的叙事。但叙事的变化并不总是意味着人际关系方式的深层变化。叙事焦点也可能与治疗中解决症状和冲突的目标相冲突,而不是构建故事。
需要更多研究来探讨叙事变化与关系改善之间的联系。叙事可能只是间接地与核心治疗收益相关(Crits-Christoph et al., 1988)。
连贯的叙事仅仅是缓解痛苦和改善关系的副产品吗?还是获得对自己关系模型的洞察直接促进了安全性?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仔细跟踪叙事、洞察、反思能力和依恋安全性可以阐明这些联系(Levy et al., 2006)。
治疗关系作为安全基地
依恋理论的概念与精神分析对治疗的看法非常契合。提供一个安全基地有助于探索内心的冲突,使洞见变得不那么威胁。
不同的依恋风格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回避型个体 可能需要帮助访问被压抑的依恋感受。然而,对于有强烈依恋焦虑的困扰型患者,治疗关系本身可以缓解焦虑并提供安全感。
依恋理论有助于解决精神分析中关于洞见与治疗关系的争论(Holmes, 2001)。
治疗关系作为探索焦虑引发内容的安全基地(Mallinckrodt, 2010)。强烈的纽带可能增强反思能力(Wallin, 2007)。
对于有情绪调节困难的困扰型客户,关系尤为重要。对于回避型客户,揭示被压抑的依恋需求可能是关键(Levy et al., 2011)。客户的依恋风格应指导治疗优先事项(Padykula & Conklin, 2010)。
但治疗关系如何与洞见互动?治疗关系可能使客户能够面对被压抑的内容。研究联盟如何促进探索焦虑引发的问题可以澄清这一过程(Marmarosh et al., 2009)。
治疗不安全依恋模式
对于回避型来访,解除对依恋情感的防御通常是主要目标(Bowlby, 1980)。对于焦虑-沉迷型来访, 忍受孤独和放弃与过去人物的关系可能更为重要(West & Keller, 1994)。
Kernberg(1984)也强调关注负性移情,以帮助边缘型来访哀悼失去的关系。治疗关系提供了一个情感避风港,同时拆解对过去人物的理想化。
评估来访的依恋策略
仔细评估来访的依恋策略可以指导治疗重点。然而,针对特定依恋风格的定制干预措施的研究仍在发展中(Levy et al., 2018)。
参考文献
Ainsworth, M. D. S. (1969). 对象关系、依赖和依恋:婴儿-母亲关系的理论综述。Child Development, 40(4), 969-1025. https://doi.org/10.2307/1127008
Berant, E., & Obegi, J. H. (2009). 成人心理治疗中的依恋导向研究。在 J. H. Obegi & E. Berant (编), 依恋理论和成人临床工作中的研究 (第 461–469 页)。The Guilford Press.
Blass, R. B., & Blatt, S. J. (1990). 依恋与分离。Psychoanalytic Study of the Child, 45(1), 107-127. https://doi.org/10.1080/00797308.1990.11822568
Bowlby, J. (1969). 依恋与失落:第一卷。依恋。Basic Books.
Bowlby, J. (1980). 依恋与失落:第三卷。失落。Basic Books.
Cassidy, J., & Berlin, L. J. (1994). 不安全/矛盾型依恋模式:理论与研究。Child Development, 65(4), 971–991. https://doi.org/10.2307/1131298
Crits-Christoph, P., Cooper, A., & Luborsky, L. (1988). 动力学疗法的治疗师解释的准确性与治疗结果。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6(4), 490-495. https://doi.org/10.1037/0022-006X.56.4.490
Crowell, J. A., Fraley, R. C., & Shaver, P. R. (2016). 青少年和成人依恋个体差异的测量。在 J. Cassidy & P. R. Shaver (编), 依恋手册: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 (第 599–634 页)。The Guilford Press.
Daniel, S. I. (2006). 成人依恋模式与个体心理治疗:综述。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6(8), 968-984. https://doi.org/10.1016/j.cpr.2006.02.001
Eagle, M. (1997). 依恋与精神分析。British Journal of Medical Psychology, 70(3), 217-229. https://doi.org/10.1111/j.2044-8341.1997.tb01901.x
Fairbairn, W. R. D. (1952). 精神分析人格研究。Routledge & Kegan Paul.
Fonagy, P. (2018). 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Routledge.
Fonagy, P., Steele, M., Steele, H., Leigh, T., Kennedy, R., Mattoon, G., & Target, M. (1995). 依恋、反思自我与边缘状态:成人依恋访谈和病理性情绪发展的预测特异性。在 S. Goldberg, R. Muir, & J. Kerr (编), 依恋理论:社会、发展和临床视角 (第 233-278 页)。Analytic Press, Inc.
Freud, S. (1905). 性欲理论三论。在 J. Strachey (编译),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全集标准版 (第 7 卷, 第 123-246 页)。Hogarth Press.
Greenberg, J. R., & Mitchell, S. A. (1983). 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对象关系。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azan, C., & Shaver, P. (1987). 浪漫爱情作为依恋过程的概念化。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3), 511–524.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52.3.511
Holmes, J. (2001). 寻找安全基地:依恋理论与心理治疗。Brunner-Routledge.
Jacobson, J. L., & Wille, D. E. (1986). 依恋模式对从幼儿到学前期同伴互动发展变化的影响。Child Development, 57(2), 338–347. https://doi.org/10.2307/1130608
Johnson, S. M., Moser, M. B., Beckes, L., Smith, A., Dalgleish, T., Halchuk, R., Hasselmo, K., Greenman, P. S., Merali, Z., & Coan, J. A. (2013). 安抚受威胁的大脑:利用情感聚焦疗法发挥接触舒适的作用。PLOS ONE, 8(11), e79314.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079314
Kernberg, O. (1984). 严重人格障碍:心理治疗策略。Yale University Press.
Kohut, H. (1977). 自我恢复。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Levy, K. N., & Blatt, S. J. (1999). 依恋理论与精神分析:不安全依恋模式的进一步区分。Psychoanalytic Inquiry, 19(4), 541-575.
Levy, K. N., Ellison, W. D., Scott, L. N., & Bernecker, S. L. (2011). 依恋风格。在 J. C. Norcross (编), 有效的心理治疗关系:基于证据的响应 (第 2 版, 第 377-401 页)。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evy, K. N., Kivity, Y., Johnson, B. N., & Gooch, C. V. (2018). 成人依恋作为心理治疗效果的预测因子和调节因子:元分析。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74(11), 1996-2013. https://doi.org/10.1002/jclp.22685
Levy, R. A., Ablon, J. S., & Kächele, H. (2012). 心理动力学疗法研究:基于证据的实践和基于实践的证据。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Main, M., & Goldwyn, R. (1984). 从母亲对自己经历的表征预测其拒绝婴儿的行为:对虐待-再虐待代际循环的意义。Child Abuse & Neglect, 8(2), 203-217. https://doi.org/10.1016/0145-2134(84)90009-7
Mallinckrodt, B. (2010). 心理治疗关系作为依恋:证据与意义。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7(2), 262–270. https://doi.org/10.1177/0265407509360905
Marmarosh, C. L., Gelso, C. J., Markin, R. D., Majors, R., Mallery, C., & Choi, J. (2009). 心理治疗中的真实关系:与成人依恋、工作联盟、移情和治疗效果的关系。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6(3), 337–350. https://doi.org/10.1037/a0015169
Padykula, N. L., & Conklin, P. (2010). 依恋创伤与成瘾的自我调节模型。Clinical Social Work Journal, 38(4), 351-360. https://doi.org/10.1007/s10615-009-0204-6
Riviere, J. (1927). 儿童分析专题讨论会的贡献。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8, 370-377.
Slade, A. (2005). 父母反思功能:引言。Attachment & Human Development, 7(3), 269-281. https://doi.org/10.1080/14616730500245906
Steele, H. (1991). 代际依恋模式:孕期母亲的表征及其后续的婴儿-母亲依恋。Child Development, 62(5), 910-924. https://doi.org/10.2307/1131141
Suchman, N., DeCoste, C., Leigh, D., & Borelli, J. (2010). 使用药物的母亲的反思功能:对与婴儿和学步儿童的互动的影响。Attachment & Human Development, 12(6), 567-585. https://doi.org/10.1080/14616734.2010.501988
Target, M., & Fonagy, P. (2002). 现代精神分析和社会中的父亲:父亲角色与儿童发展。在 J. Trowell & A. Etchegoyen (编), 父亲的重要性:精神分析的重新评估 (第 45-66 页)。Taylor & Francis.
Travis, L. A., Bliwise, N. G., Binder, J. L., & Horne-Moyer, H. L. (2001). 时间有限的动力学心理治疗过程中来访的依恋风格的变化。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Practice, Training, 38(2), 149–159. https://doi.org/10.1037/0033-3204.38.2.149
Vaughn, B. E., & Bost, K. K. (2016). 依恋和气质作为贯穿婴儿期和童年期的交叉发展产物和发展背景。在 J. Cassidy & P. R. Shaver (编), 依恋手册: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 (第 202-222 页)。The Guilford Press.
Wallin, D. J. (2007).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Guilford Press.
West, M., & Keller, A. (1994). 人格障碍中不安全依恋的心理治疗策略。在 M. B. Sperling & W. H. Berman (编), 成人依恋:临床和发展的视角 (第 308-328 页)。The Guilford Press.
引用来源
本文翻译自以下网站:
simplypsychology.org
使用声明
本文仅供教育和参考用途。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联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