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社会人格障碍与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区别
- 心理病态(psychopathy)和反社会人格障碍(sociopathy,也称为反社会人格障碍或ASPD)都表现为对他人权利的漠视和侵犯。
- 反社会人格障碍者是指具有冲动、冒险和暴力特征的人格障碍者。心理病态者是指具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人,其特点是对他人的权利和感受缺乏关注,控制和操纵行为,没有羞耻感,无法建立情感关系。
- 欺骗和操纵是这两种人格类型的核心方面。然而,尽管它们经常被混淆,因为它们以相似的方式表现,但这是两种不同形式的人格障碍。
- 尽管这两种障碍的终生患病率约为1%,但由于与之相关的暴力行为和社会对此类障碍的迷恋,它们经常成为电影中的主角或报纸的头条新闻。
- 除了这两种障碍的独特诊断方式、独特历史和不同的治疗方法外,两者之间的关键区别在于心理病态具有一个与ASPD无关的情感和人际领域。
心理病态者与反社会人格障碍者的区别
尽管反社会人格障碍和心理病态可以表现出非常相似的方式,但重要的是要理解这两个诊断是不可互换的。
虽然普通人经常会将任何连环杀手或从事恶劣暴力行为的人标记为这两种障碍之一,但并不是所有暴力的人都属于心理病态或反社会人格障碍。
除了这两种障碍的不同诊断方式、独特历史和不同的治疗方法外,关键区别在于心理病态具有一个与反社会人格障碍无关的独特情感和人际领域。
这两种障碍都有反社会/偏差领域,但浅薄、冷酷无情、缺乏共情和情感疏离等特征是心理病态独有的特质。
心理病态和反社会人格障碍(现在称为反社会人格障碍,或ASPD)都被归类为人格障碍。但什么是人格障碍?人格是你成为谁的关键,那么它怎么会失调呢?
什么是心理病态者?
- 心理病态者(反社会人格障碍)表现出情感反应减少和对他人的共情缺失。
- 这个人可能表面有魅力,但实际上是有操纵性和冲动性的。
- 心理病态者的特点是对他人的权利和感受缺乏关注,控制和操纵行为,没有羞耻感,无法建立情感关系(Morin, 2021)。
- 他们对个人、团体或社会价值观缺乏忠诚。他们极端自私、冷酷无情、不负责任、冲动,无法感到内疚或从经验中学习。
心理病态极为罕见——估计只有0.5-1%的人口符合这种障碍的标准(Wynn et al., 2012)。
在女性中更为少见。一项研究发现,11%的女性暴力主体是心理病态者,而31%的男性暴力主体可以准确地被标记为这种障碍(Grann, 2000)。
此外,尽管高达20-25%的监狱人口符合诊断标准(Wynn et al., 2012),但只有16%的被监禁女性符合心理病态的标准(Salekin et al., 1997)。
但这些统计数据并不总是广为人知,甚至根本不是知识。心理病态是什么时候开始研究的,我们对这种障碍的理解是如何演变的?
心理病态的起源
从美狄亚到《一千零一夜》中的国王沙赫里亚尔,心理病态一直存在于历史神话和故事中(Kiehl & Hoffman, 2011)。
关于这种障碍的学术写作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当时亚里士多德的一名学生西奥弗拉斯图斯可能是第一个描述心理病态的人,称他们为“无良之人”(Millon et al., 1998)。简单来说,西奥弗拉斯图斯描述的是没有共情或良心的人。
几个世纪后,最早描述心理病态的医学专业人士之一是法国医生菲利普·皮内尔。1806年,皮内尔将这种状况称为“maniaque sans délire”,即无谵妄的疯狂。他的学生让·埃蒂安·多米尼克·埃斯基罗尔称之为“la folie raisonnante”,即理性疯狂(Guggenbühl-Craig, 1999)。
另一个在美国和英国19世纪和20世纪初广泛使用的流行术语是“道德疯狂”(Prichard, 1837)。虽然这些术语各不相同,当然也不是今天会接受的术语,但它们都描绘了一个心理病态者是疯子或狂人的形象。
但是,“心理病态者”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1888年,德国精神病学家J.L.A. 科赫被认为是第一个使用“psychopastiche”(德语中的心理病态)一词的人,意为痛苦的灵魂(Hervé, 2007)。
到了20世纪初,心理病态的诊断标准开始形成并发展。
尽管最初将其定义为缺乏道德核心,所谓的德国心理病态学派扩展了诊断范围,包括那些伤害自己和他人的人(Kiehl & Hoffman, 2011)。
当大萧条在20世纪20年代末爆发时,精神病学使用“心理病态者”一词来包括那些抑郁、害羞和不安全的人。一般来说,这个术语用于标记任何被认为异常的人(Kiehl & Hoffman, 2011)。
从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两部学术著作出版。第一部是由苏格兰精神病学家大卫·亨德森撰写的《心理病态状态》,该书重点介绍了他对心理病态者的观察,认为心理病态者在许多方面是完全理性和能够实现利己目标的(Henderson, 1942)。
两年后,美国精神病学家赫维·克莱克利出版了他的著名作品《理智的面具》。克莱克利描述了他在封闭机构中与患者的临床访谈,并概述了他与心理病态相关的基本特征(Cleckley, 1951)。
标题指的是掩盖一个人心理病态倾向的正常“面具”。这部作品对于理解这种障碍至关重要,并使心理病态的概念更加具体。
跳到十年后的1952年,第一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出版,将心理病态归类为“反社会人格障碍”。
情感和行为标准分别被诊断为反社会反应和非社会反应。1968年,DSM-II将这两者合并为反社会人格障碍。
1980年,DSM-III将心理病态定义为持续违反社会规范,并完全放弃了情感特征。如今,心理病态已不再包含在DSM中,但ASPD仍然作为这一诊断手册的一部分。
病因
与大多数精神障碍的原因类似,精神病态的原因也不太为人所理解。然而,研究表明,它与异常的大脑活动高度相关,这种异常活动是遗传和早期发展问题共同作用的结果。
换句话说,先天和后天在精神病态的发展中都起着作用(Kiehl & Hoffman, 2011)。通常,一个人会有遗传上的精神病态倾向,然后不良的环境使这种障碍在其生活中显现。
具体来说,发展心理学家 Robert Kegan (1986) 的研究揭示,大脑发育速度异常缓慢导致精神病患者在时间上几乎停滞不前,他们从未摆脱青少年时期的自我中心、冲动和自私。
如何诊断
准确诊断一个人是否患有精神病态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由于这种障碍在社会上,特别是在媒体和流行文化中高度污名化,因此阳性诊断会带来非常负面的标签。
1980年,加拿大心理学家 Robert Hare 开发了精神病态清单(PCL),这是一种通用工具,将这种状况的广泛特征浓缩成一个20项的清单。
通过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和审查来访的个人文件,临床医生依赖 PCL 提供一个可靠且有效的测量工具,该工具对心理健康和刑事司法系统有直接影响。
该清单区分了两个不同的诊断因素。因素1描述了情感标准,因素2包含了社会偏差标准。该工具要求临床医生对20个总项目中的每一个项目在0(项目不符合)到2(项目肯定符合)的范围内打分。
因此,最低分为零,最高分为40。Hare 将精神病态定义为得分30或以上,排除了大多数具有反社会人格障碍(ASPD)的个体(因为这些个体不太可能表现出人际交往和情感特质)。
2003年,Hare 修订了该清单,并将两个因素拆分为四个(详见下一部分)。这一新工具,即修订版精神病态清单(PCL-R),今天被临床医生用于诊断精神病态。
同年,Hare 与他人合著了《精神病态清单:青年版》(PCL-YV),以评估青少年的精神病态特征(Forth, 2005)。
症状和体征
如前所述,Hare 修订了原始 PCL,改为包括四个独立的因素。这些因素捕捉了精神病态的关键症状,如下所示:
因素1:人际关系
因素2:情感
- 缺乏悔意或内疚
- 情感浅薄
- 冷酷/缺乏共情
- 不承认自己的行为责任
因素3:生活方式
- 需要刺激/容易感到无聊
- 寄生生活方式
- 缺乏现实的长期目标
- 冲动性
- 不负责任
因素4:反社会
- 行为控制差
- 早期行为问题
- 青少年犯罪
- 条件释放撤销
- 犯罪多样性
其他:滥交和短期婚姻关系
由于 PCL-R 的评分范围是0-40,因此一个人可能会表现出所有这四个类别中的多种特征,这是可能的,也是非常可能的。
而且,由于这20个项目各不相同,两个可能被诊断为精神病态的人在每个项目上的得分也会非常不同。换句话说,没有两个精神病态的案例是相同的。
一个人可能在企业环境中是一个病理性的撒谎者,而另一个人可能过着寄生的生活方式,无法维持有意义的情感关系。
尽管精神病态有多种表现形式,但精神病患者中常见的二元性是成功和不成功的精神病患者。
成功与不成功的精神病患者
成功的精神病患者听起来像是自相矛盾的:一个通常被描绘为暴力和缺乏情感的人怎么可能成功?
通常,被归类为成功的精神病患者具有正常的神经功能,这帮助他们以更非暴力的方式实现目标(Gao & Raine, 2010)。
他们的杏仁核和前额叶皮层体积正常,这导致更好的执行功能并保护他们免受定罪。
一般来说,这些人能够在社会上取得显著的成功,无论是通过贬低员工、推卸责任还是依靠欺骗,尤其是在工作场所(Mathieu et al., 2014)。
在 Cynthia Mathieu 及其同事进行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展示了成功的精神病患者如何影响公司的工作环境。
具体来说,他们发现老板的心理病态特质对员工的表现产生负面影响,降低他们的情绪和幸福感。他们还详细描述了 PCL-R 得分增加与员工心理压力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直接关系,即得分越高,预测员工心理压力越大,工作满意度越低。
另一方面,不成功的精神病患者是那些大脑和自主神经系统存在结构和功能障碍的人,导致更明显的犯罪行为,如谋杀。
但确实存在一个灰色地带——这不是一个明确的区分。连续杀手经常被贴上“半成功”精神病患者的标签,因为他们经常参与聪明的、预谋的行为,并且可以在一段时间内逃避警方。
然而,这些行为比成功的精神病患者的行为更为明显,因此最终被注意到的可能性更大(Gao & Raine, 2010)。
关于成功与不成功的精神病患者的研究并不是唯一的实证研究途径。还有大量关于遗传、大脑发育以及特定特征和体征的研究。
实证研究
由于遗传是先天加后天方程的一半,研究人员已经研究了遗传与精神病态的关系。特别是,一项对双胞胎的研究发现,反社会行为变异的50%可归因于遗传。
此外,该研究确定了7个基因,如5HTT和BDNF,这些基因被认为会影响大脑结构并导致攻击行为。另一个基因MAOA控制一种蛋白质的产生,这种蛋白质分解大脑信号化学物质,如多巴胺和血清素,被认为会导致携带该基因变异的个体出现精神病态行为。
这种变异,MAOA-L,产生的分解这些化学物质的蛋白质较少,导致这些化学物质积累,从而导致冲动行为、情绪波动和暴力倾向(Raine, 2008)。
除了遗传成分外,研究还发现了符合精神病态诊断标准的人在解剖学上的差异。
杏仁核和腹内侧前额叶皮层(VMPFC)在恐惧条件反射、社会化、决策和道德判断中起关键作用,但精神病患者被发现杏仁核体积减少,VMPFC 灰质减少22%(Glenn et al., 2012)。
其他研究目标旨在破除关于精神病患者的常见误解。一项研究发现,与普遍观点相反,精神病患者可以辨别道德错误。
研究人员向参与者呈现了8个道德和8个常规刺激,并要求他们识别出哪8个是道德错误(在没有法律、规则或习俗的情况下)。他们发现,精神病患者在道德准确性方面优于随机水平(Aharoni et al., 2012)。
另一项研究发现,精神病患者确实表现出后悔,但与非精神病患者不同的是,他们在决策过程中不会避免后悔。
换句话说,他们不会用后悔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所以他们可能会在不考虑未来后果的情况下做出鲁莽的决定(Baskin-Sommers, 2016)。
这绝不是对精神病患者研究的详尽列表。尽管在这个领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仍有很多未知之处,尤其是在治疗方面。
治疗
很难为反社会人格障碍确定一种治疗方法,因为没有明确的原因,且每例反社会人格障碍都不相同。目前还没有发现任何一种药物或特定形式的疗法可以普遍减少这种障碍的影响。
因此,治疗方法必须是独特的——对某些人有效的方法可能对其他人无效。然而,治疗应旨在减少物质滥用,消除与负面网络的联系,并改变行为。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团体治疗——一种涉及一位或多位治疗师同时与多人工作的心理动力学疗法。
除了团体治疗外,减压治疗也取得了成功,该疗法强调正向强化如何塑造和改善行为,从而减少了暴力青少年罪犯的再犯率(Caldwell等人,2001)。
尽管对于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来说,没有很多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能被改造。
著名的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
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的行为经常偏离社会规范,这使我们对这些个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在电影和电视中常常作为虚构的角色出现,而真实的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在因他们的障碍导致危险和残忍行为时,通常会成为全国性的新闻头条。
最著名的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之一是泰德·邦迪,他在1970年代的四年间至少强奸并杀害了36名女性。但他的反社会人格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暴力犯罪。
并非所有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都是无情的杀手,也不是所有无情的杀手都是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邦迪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的“正常面具”。
也就是说,表面上,他看起来是一个有魅力和魅力的人,人们尊重并信任他,但在这一层表象之下,他是一个冷血杀手。
邦迪在实施可怕的谋杀时没有任何共情或悔意,这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明显标志。此外,他承认精心策划了这些残忍的罪行,几乎没有考虑受害者的痛苦——这种“冷血”是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的常见特征(Hirschtritt等人,2018)。
其他知名的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包括杰弗里·达默,他谋杀了并肢解了17名男性和男孩;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骗子之一的弗兰克·阿巴纳尔;波兰连环杀手蒂莉·克利梅克;以及生物技术史上最大的骗局之一的主谋伊丽莎白·霍姆斯。
虚构的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包括《哈利·波特》中的伏地魔,他对别人的痛苦毫不在意;《美国精神病人》中的帕特里克·贝特曼;以及《杀死伊芙》中的薇拉内尔,她对自己的所有谋杀行为都没有表现出任何共情、内疚或悔意。
这些著名的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都表现出将反社会人格障碍与其他障碍区分开来的特征,包括与反社会人格障碍(ASPD)的区别。下一节将深入探讨ASPD的独特之处及其与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不同之处。
什么是反社会人格障碍?
- 反社会人格障碍也称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或ASPD。
- 患有这种障碍的人不遵循社会规范,在个人关系中欺骗他人,并不关心他人的权利。
- 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高度冲动、冒险和暴力。
- 与反社会人格障碍相比,情感和人际特质在反社会人格障碍中更为重要,仅凭行为特质就使ASPD具有独特性。
ASPD不是短期障碍——它是一种长期的行为模式,影响功能并引起痛苦。ASPD已由许多心理学家和临床医生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一般人群中ASPD的终身患病率约为1-4%,但与反社会人格障碍一样,女性中较为少见(Lenzenweger等人,2007)。
具体来说,男性的终身患病率约为2-4%,而女性则为0.5-1%(Compton等人,2005)。换句话说,男性被诊断为ASPD的可能性比女性高三到五倍(Trull等人,2010)。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起源
ASPD的历史不如反社会人格障碍那么悠久。从1940年代开始,Lee Nelken Robbins 和 Sheldon 与 Eleanor Glueck 分别对这种障碍进行了研究。
他们的研究表明,儿童期和成年期行为问题之间存在连续性,这对DSM-III中ASPD的诊断标准产生了重大影响。
Robins(1966)在1922年至1932年间对一家儿童指导诊所的524名受试者进行了研究,并在1950年代进行了随访。经过分析她的观察结果后,Robins得出结论,ASPD是一种慢性且持续的障碍,不会自行缓解。在Robins最初采访的94名个体中,符合ASPD诊断标准。
同样,Gluecks(1950)对马萨诸塞州矫正系统认定的500名10至17岁的男孩进行了跟踪研究。
这些男孩在25岁、32岁和45岁时参加了后续访谈,结果显示,童年时期的反社会行为与成年后的犯罪行为和偏差行为密切相关。
第一版DSM于1952年出版,将这种障碍标记为社会病态人格障碍,并分为四种反应:反社会、反社会、性行为和成瘾。
1968年的DSM-II将反社会人格障碍列为十种人格障碍之一,但直到1980年的DSM-III才完整地包含了反社会人格障碍这一术语。
该术语仍包含在最新的版本DSM-5中,目前仍用于诊断ASPD。
病因
与大多数障碍一样,最大的问题是这种障碍的原因是什么。类似大多数答案,这是一个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结合。
虽然关于ASPD遗传性的研究并不充分,但Qiang Fu及其同事(2002)进行的一项研究依赖于越南时代双胞胎登记样本,观察到69%的变异归因于遗传,31%的变异归因于环境影响。
在遗传方面,证据指向染色体2p12区域、AVPR1A基因变异和催产素受体基因(OXTR)变异在ASPD发展中起作用(Fragkaki等人,2019)。
但基因突变通常不足以导致个体表现出障碍的迹象——这些基因通常必须与环境相互作用。
研究表明,环境因素可以从不良童年经历(包括身体和性虐待)到童年心理病理(如品行障碍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不等(DeLisi等人,2019)。
类似于反社会人格障碍,MAOA变异和杏仁核体积减少也在使个体更容易患ASPD方面发挥作用(Raine,2008)。正如这些研究所示,基因和环境都在久经争论的先天与后天之争中发挥着作用。
DSM-5诊断:主要症状和体征
与反社会人格障碍不同,反社会人格障碍有自己的独特诊断清单,ASPD使用DSM-5进行诊断,此外还包括心理评估和对患者个人及医疗历史的分析。
列出的诊断标准如下:
- 自15岁以来,对他人权利的无视和侵犯行为普遍存在,表现为以下三项或更多项:
- 不遵守社会法律规范的行为,例如实施可能导致逮捕的行为。
- 欺骗行为,反复撒谎,使用假名或为了娱乐或个人利益而欺骗他人。
- 冲动性或缺乏计划。
- 易怒和攻击性,常伴有身体冲突或攻击。
- 对自身或他人安全的鲁莽忽视。
- 一贯的不负责任,无法维持稳定的工作行为或履行金钱义务。
- 缺乏悔意,对伤害、虐待或盗窃他人无动于衷或合理化。
- 个体年龄至少18岁。
- 有品行障碍的证据,通常在15岁前发病。
- 反社会行为的发生不是仅限于精神分裂症或双相情感障碍期间。
一般来说,反社会人格障碍被描述为一种社会不负责任、剥削和无愧行为的模式(Goodwin & Guze, 1989)。
正如DSM所指出的,主要症状包括不遵守法律、无法维持稳定就业、操纵、欺骗和无法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Black, 2015)。
此外,尽管这种障碍要到个体18岁时才能被诊断,但患者在被诊断为反社会人格障碍之前必须显示出一些品行障碍(ASPD的儿童等价物)的证据(Black, 2015)。
治疗
反社会人格障碍极其难以治疗,尤其是症状严重时。这是一种极其复杂的障碍,因个体不同而表现方式各异。
尽管如此,文献建议使用某些药物来治疗共病状况。具体而言,可以使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如利培酮和喹硫平)来治疗攻击行为。
此外,可以使用抗惊厥药(如奥卡西平和卡马西平)来帮助控制冲动性(Fisher & Hany, 2019)。
心理动力学疗法,或谈话疗法,也可以用于治疗反社会人格障碍(ASPD)。这种方法可能包括愤怒和暴力管理、酒精和物质滥用治疗以及其他心理健康状况的治疗(“反社会人格障碍”,2019)。
然而,最经济且最有效的方法是早期干预儿童的行为障碍(Frick, 2016)。治疗ASPD与该障碍本身一样复杂,但对药物和疗法的研究确实充满希望。
实证研究
关于ASPD的研究不仅限于治疗领域。有大量的实证文献揭示了该障碍的共病情况、流行率、风险因素等。
值得注意的是,一项研究发现,在5岁至青春期之间,男性表现出比女性更多的外化症状,而女性则表现出比男性更多的内化症状。
然而,这种性别差异在青春期减弱。尽管如此,男孩和女孩确实表现出不同类型的社会不良行为和攻击行为,这些差异延续到成年期(Cale & Lilienfeld, 2002)。
另一项针对年轻人群行为类型的研究探讨了不同形式的行为障碍(CD),这些形式可能会预测未来女性患ASPD的风险。
研究人员发现,CD的类型(如人际和身体攻击与破坏财产的传统诊断相比)比行为数量更能预测哪些女性可能处于高风险(Burnette & Newman, 2005)。
Morizot 和 Kazemian(2014)的工作发现,智商较低的人患ASPD的风险更高。
不出所料,由于ASPD的冲动性质,另一项研究发现,物质使用障碍是最常见的与ASPD共病的条件。
美国国家酒精及相关疾病流行病学调查(一项在美国进行的大规模家庭调查)报告称,患有ASPD的人群中,符合酒精依赖标准的比例是普通人的7到8倍,符合药物依赖标准的比例是普通人的15到17倍,尼古丁依赖的比例是普通人的5到6倍(Trull et al., 2010)。
这只是许多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一极其复杂障碍的研究中的几项,学者们每天都在继续对ASPD进行研究。
著名的社会病态者
有许多著名的真实和虚构的社会病态者,其中最臭名昭著的两个例子是黛安·唐斯和亚历克斯·德拉格。唐斯是一位罕见的女性社会病态者,她谋杀了她的女儿,并试图杀害她的另外两个孩子。
这种暴力侵略行为,加上唐斯向警方撒谎并声称一个男人试图劫车并射杀孩子们的决定,都是ASPD的关键指标。
唐斯于1984年被定罪并判处终身监禁,此后她被诊断出患有自恋型、表演型和反社会人格障碍(Payne & Hopper, 1998)。
在虚构方面,《发条橙》的主角亚历克斯·德拉格也是一个著名的社会病态者。这部电影改编自安东尼·伯吉斯1962年同名小说,亚历克斯持续从事犯罪活动,袭击和谋杀无数无辜者。在短暂的监狱生活后,他被送入精神病院接受康复治疗(Sandi, 2016)。
亚历克斯的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道德败坏,他在实施这些残酷行为时没有丝毫羞耻感。他一贯不遵守法律,有严重的药物成瘾,且社交关系存在缺陷。
他具有操纵性和欺骗性,且冲动,故事开始时亚历克斯只有15岁,符合ASPD的要求,即个体在18岁正式诊断前必须表现出CD的迹象。亚历克斯·德拉格是一个教科书式的社会病态者。
什么是人格障碍?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格被定义为思考、感受和行为的方式,这使你与众不同。
你的遗传、环境和经历影响着你的人格,与短暂的情绪或情感不同,人格通常在你的一生中保持相对稳定(Robitz, 2018)。
当一个人的思想、感受和行为模式偏离文化规范和期望,导致社会功能障碍或显著问题,并且持续很长时间时,会被诊断为人格障碍(美国心理协会,2013)。
通常,人格障碍会影响你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情感反应、与他人的关系以及行为控制的方式。
一些人格障碍的例子包括边缘型人格障碍和自恋型人格障碍。然而,本文将重点讨论两种特定的人格障碍:心理病态和反社会人格障碍。
虽然这两种障碍只影响极小部分人口,但在电影和电视中经常被描绘。此外,暴力可能是这些障碍的后果,因此可怕的谋杀和虐待事件经常成为全国新闻头条。
由于这些障碍经常出现在大银幕和新闻中,且表现方式相似,它们经常被混淆。
然而,重要的是要理解这是两种不同的障碍,各有不同的症状和诊断标准,以避免误标个体。
广义上讲,社会病态者(ASPD)的诊断基于个人的行为,而心理病态者包括人际和情感维度。
区分两者的一种常见方法是描述患有ASPD的个体为“易怒”——这个人脾气暴躁,行为冲动且不稳定——而患有心理病态的个体为“冷酷无情”——这个人精于算计,缺乏任何共情或情感。
进一步阅读
- Kiehl, K. A., & Buckholtz, J. W. (2010). Inside the Mind of a Psychopath. Scientific American Mind, 21(4), 22-29.
- Coid, J., Yang, M., Ullrich, S., Roberts, A., & Hare, R. D. (2009). 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psychopathic traits in the household population of Great Brita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and psychiatry, 32(2), 65-73.
- Kiehl, K. A., & Buckholtz, J. W. (2010). Inside the Mind of a Psychopath. Scientific American Mind, 21(4), 22-29.
- Glenn, A. L., Johnson, A. K., & Raine, A. (2013).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a current review. Current psychiatry reports, 15(12), 427.
参考文献
Aharoni, E., Sinnott-Armstrong, W., & Kiehl, K. A. (2012). Can psychopathic offenders discern moral wrongs A new look at the moral/conventional distinction.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21(2), 484.
美国精神医学协会. (1952).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
美国精神医学协会. (2013).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 DSM-5.
反社会人格障碍. (2019). 检索自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antisocial-personality-disorder/diagnosis-treatment/drc-20353934
Baskin-Sommers, A., Stuppy-Sullivan, A. M., & Buckholtz, J. W. (2016). 心理病态者在反事实决策中表现出但不避免后悔.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113(50), 14438-14443.
Black, D. W. (2015).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自然史. 加拿大精神病学杂志, 60(7), 309-314.
Burnette, M. L., & Newman, D. L. (2005). 女性囚犯行为障碍症状的自然史: 严重社会不良女性中综合征的预测效用. 美国正畸精神病学杂志, 75(3), 421-430.
Caldwell, M. F., & Van Rybroek, G. J. (2001). 减压治疗模型在暴力青少年罪犯临床管理中的有效性. 国际罪犯治疗与比较犯罪学期刊, 45(4), 469-477.
Cale, E. M., & Lilienfeld, S. O. (2002). 心理病态和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性别差异: 综述与整合. 临床心理学评论, 22(8), 1179-1207.
Cleckley, H. M. (1951). 正常的面具. 后勤医学, 9(3), 193-197.
Compton, W. M., Conway, K. P., Stinson, F. S., Colliver, J. D., & Grant, B. F. (2005). 美国DSM-IV反社会人格综合征的患病率、相关因素及共病: 国家酒精及相关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临床精神病学杂志, 66(6), 677-685.
DeLisi, M., Drury, A. J., & Elbert, M. J. (2019).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病因: 不良童年经历和童年心理病理的差异作用. 全面精神病学, 92, 1-6.
Fisher, K. A., & Hany, M. (2019). 反社会人格障碍.
Forth, A. E. (2005). Hare心理病态检查表: 青少年版. 少年司法中的心理健康筛查与评估, 9, 324-338.
Fragkaki, I., Cima, M., Verhagen, M., Maciejewski, D. F., Boks, M. P., Van Lier, P. A., … & Meeus, W. H. (2019). 催产素受体基因(OXTR)与不良同伴关系: 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青少年与青年期刊, 48(1), 86-101.
Frick, P. J. (2016). 早期识别和治疗社会不良行为. 儿科诊所, 63(5), 861-871.
Fu, Q., Heath, A. C., Bucholz, K. K., Nelson, E., Goldberg, J., Lyons, M. J., … & Eisen, S. A. (2002). 重度抑郁症、酒精依赖和大麻依赖的共同遗传风险: 男性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贡献. 一般精神病学档案, 59(12), 1125-1132.
Gao, Y., & Raine, A. (2010). 成功和失败的心理病态者: 一种神经生物学模型. 行为科学与法律, 28(2), 194-210.
Glenn, A. L., Yang, Y., & Raine, A. (2012). 心理病态和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神经影像学: 功能意义和神经发育假说.
Glueck, Sheldon, and Eleanor Glueck. “解开少年犯罪之谜.” 少年法庭法官杂志 2 (1950): 32.
Goodwin, D., & Guze, S. B. (1989). 社会病态(反社会人格障碍). 见《精神病学诊断》(第209-225页). 牛津大学出版社.
Grann, M. (2000). PCL-R与性别. 欧洲心理评估期刊, 16(3), 147.
Guggenbühl-Craig, A. (1999). 空洞的灵魂: 心理病态者的本质 (GV Hartman, Trans.). Woodstock, CT: Spring.(原始作品出版于1980年).
Hare, R. D. (1980). 刑事人群中心理病态评估的研究量表. 个性与个体差异, 1(2), 111-119.
Hare, R. D. (2003). 心理病态检查表—修订版. 多伦多, ON, 412.
Henderson, D. K. (1942). 心理病态状态. 精神病学杂志, 88(373), 485-490.
Hervé, H. (2007). 跨越时代的心理病态: Hare心理病态的历史. 《心理病态: 理论、研究与实践》, 31-55.
Hirschtritt, M. E., Carroll, J. D., & Ross, D. A. (2018). 使用神经科学解释心理病态. 生物精神病学, 84(9), e61-e63.
Kegan, R. (1986). 面具背后的孩子: 社会病态作为发展延迟. 揭示心理病态者. 纽约: Nor
引用来源
本文翻译自以下网站:
simplypsychology.org
使用声明
本文仅供教育和参考用途。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联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