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动力学疗法
什么是精神病中的外部化
概述
外部化行为与某些精神健康状况相关联,如反社会人格障碍和对立违抗性障碍。
外部化是一个描述心理学术语的词,指的是那些人们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精神疾病。患有外部化障碍的人会将敌对和攻击性的行为向外(对外)指向他人,而不是将自己的感受向内(内部化)转向自己。
被诊断为外部化障碍的人在控制情绪和冲动方面有困难,并以侵犯他人的权利的方式表达这些情绪。例如,他们可能会愤怒地、攻击性地面对他人,反对或“对抗”权威人物,或者反击社会限制。
本文将涵盖具有外部化特征的精神健康障碍,并提供一些外部化行为的例子。
具有外部化特征的精神科疾病
美国精神医学协会出版的第五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 将外部化障碍正式归类为“破坏性、冲动控制和社会障碍”。
对立违抗性障碍
这种外部化障碍的特征是不合作、叛逆的行为,以及对他人的敌意和不尊重权威。对立违抗性障碍的诊断标准包括:
- 易怒/烦躁的情绪。这个人经常:
- 容易发脾气
- 容易受到刺激或感到烦恼
- 生气和怨恨
- 反驳/反抗的行为。这个人经常:
- 与权威人物争辩或,如果是儿童或青少年,则与成人争辩
- 积极拒绝或拒绝遵守权威人物的规则或请求
- 故意惹恼他人
- 把错误或不良行为归咎于他人
- 报复(恶意)。这个人在过去六个月内至少表现出两次这种行为
在这种外部化障碍中,行为与个人的痛苦或其亲近者的痛苦有关,并对其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行为障碍
行为障碍的特点是无视他人并违反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行为障碍的诊断标准包括涉及以下症状的组合:
- 攻击行为。例如:
- 欺凌、威胁、恐吓、挑起身体冲突、使用致命武器以及/或身体虐待他人或动物。
- 破坏财产。例如:
- 故意放火或其他方式破坏财产
- 撒谎
- 盗窃
- 严重违反通常接受的行为规范
在这种外部化障碍中,一个人的行为严重地对其社会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包括工作或学校表现。如果这个人年龄在18岁或以上,诊断只有在他们不符合另一种称为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外部化障碍的诊断标准时才成立。
火灾癖(纵火)
这种外部化障碍的特征是故意纵火。诊断火灾癖的标准包括涉及以下症状的组合:
- 多次故意纵火
- 在纵火前感到紧张/兴奋
- 对火、用于纵火的物品以及/或火灾的社会后果着迷/吸引
- 在纵火过程中或之后感受到愉悦、解脱或满足感
- 纵火没有潜在的原因(例如为了钱或掩盖犯罪)
在这种障碍中,纵火行为不能用躁狂发作或其他诊断如行为障碍或反社会人格障碍来解释。
盗窃癖(偷窃)
这种外部化障碍涉及有偷窃的强迫症。诊断盗窃癖的标准包括:
- 反复无法抵抗偷窃不需要的物品(不是为了金钱价值)
- 偷窃前感到紧张
- 偷窃过程中或之后感受到愉悦、解脱或满足感
在这种障碍中,偷窃不是为了表达愤怒或报复。偷窃也不是对幻觉或妄想的反应。
间歇性爆发障碍
这种外部化障碍的特征是突然发作的强烈愤怒。诊断儿童(6岁及以上)间歇性爆发障碍的标准包括:
- 冲动的、未计划的、过度的口头攻击、身体攻击和财产损坏,不是为了达到目的,如获取金钱或权力。
在这种外部化障碍中,反复的攻击性爆发导致严重的困扰或功能障碍,造成财务或法律后果,并且不能用其他精神病或医疗障碍更好地解释。
反社会人格障碍
与其他外部化障碍不同,反社会人格障碍是一种主要讨论在DSM-5下“人格障碍”标题下的Cluster B人格障碍。它被描述为“一种不顾及、并侵犯他人权利的模式”,适用于18岁或以上的个体,在15岁之前表现出行为障碍的证据。
诊断这种外部化障碍的标准包括涉及无视和侵犯他人权利的组合症状。例如:
- 违反法律
- 撒谎
- 行事不负责任
- 表现出对自身或他人的安全的轻率无视
- 缺乏悔意
虽然精神病态常常与反社会人格障碍相关,但并非所有患有ASP的人都被认为是精神病态。
外部化的成因
外部化障碍不是由一个因素引起的。它是由多种风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家族史(遗传)和个人环境(如家庭生活和学校经历),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一个人是否会患上这些障碍和/或表现出外部化行为。
外部化的例子
以下是外部化行为的一些例子:
- 孩子在商店被告知不能买玩具后哭泣和尖叫。当照顾者试图抱起孩子时,孩子咬了他们的手。
- 学生与老师争论,变得敌对并使用不适合课堂的语言。
- 孩子在晚饭后被要求洗碗时砸碎厨房里的盘子和玻璃杯。
- 学生在与同学打架时把椅子扔过房间。
- 青少年在学校体育馆观看篮球比赛时拿出电子烟抽了一口,尽管设施内有明确禁止吸烟/电子烟的标志。当教练质问他们时,青少年开始大喊大叫并踢凳子。闹出一场风波后,他们冲出了门。
治疗外部化障碍
由于外部化是另一个障碍的一部分,所以最适合一个人的情况及其整体需求的精神健康治疗将由负责其护理的提供者决定。对于儿童,照顾者和学校的支援也可能参与治疗计划。
可能需要结合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来帮助患有外部化障碍的人更有效地控制他们的行为。例如,有些人通过认知行为疗法(CBT)学习识别和改变他们的攻击行为而受益匪浅。同样,父母和其他在生活中与孩子密切接触的大人也有可能从治疗和训练中获益,以学习如何支持表现出外部化行为的孩子。
药物通常不是大多数外部化障碍的一线治疗方法,也没有特定的药物被FDA批准用于治疗特定情况,如反社会人格障碍或对立违抗性障碍。然而,如果这些障碍的患者也有其他心理健康状况,一些药物,如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可能会有所帮助。
总结
外部化行为意味着一个人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外部化行为与特定的精神健康状况相关联,如反社会人格障碍和对立违抗性障碍。由于外部化行为可能对一个人的生活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并危及自己和他人,因此重要的是他们得到所需的支持。心理治疗和有时药物可以帮助患有外部化障碍的人更有效地控制他们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