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与性别认同相关术语
Glossary of Must-Know Gender Identity Terms
性别认同术语
性别认同术语是指用于表达人们如何根据自己的性别身份进行认同的语言,而不是根据出生时的性别分配。对于某些人来说,这可能显得有些随意,但所使用的语言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用来排斥或赋能他人。当我们说话时,仔细选择词汇可以帮助肯定某人的身份,并挑战对其的歧视。
另一方面,不使用别人偏好的词汇可能会让人感到被贬低和无力。为了帮助您在每种情况下都能识别最佳词汇并成为一个盟友,熟悉常见的术语是有帮助的。由于术语也在不断变化,因此询问某人他们如何自我认同以确保您使用的是他们喜欢且让他们感到被肯定的语言会很有帮助。
例如,您可能会觉得询问某人的代词很尴尬或不舒服,但请放心,人们通常乐于教育他人以确保正确地识别他们。
此外,术语在不同文化、语言和不同人群之间可能并不标准。特别是,如果您属于X世代或更年长的一代,这些术语对您来说可能是全新的。尽管您可能觉得在说什么方面处于劣势,但如果愿意学习,就不必担心会说错话。
在过去,人们习惯于使用二元语言(男性或女性性别与出生时的性别分配相匹配),这种术语忽略了那些经历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性别的人。这也反映了对性别的有限理解,没有考虑到我们今天知道存在的各种身份。
以下是帮助您熟悉可能会遇到的不同词汇及其含义的术语表。请记住,这些术语正在不断变化,重要的是通过询问人们他们偏好的术语来跟上更新的步伐。
A 到 E
AFAB: 意思是“出生时被分配为女性”。
AMAB: 意思是“出生时被分配为男性”。
无性别: 指一个不认同任何性别身份的人,大多数使用无性别的人根本不觉得自己有任何性别。
盟友: 盟友这个词描述的是任何积极完全支持LGBTQIA+社群的人。
中性: 指一个人的性别认同或表现是中性的,或者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部分。同义词包括null-gender、androgynous、genderless和neutrosis。
出生时的性别分配: 出生时基于身体特征的医学分配。这可以指男性、女性或间性。
双性别: 指一个人同时认同两种不同的性别。
身体异化症: 与性别认同相关的身体不适感,与身体特征如解剖结构、第二性征、生殖器官等不一致。
顺性别或顺性别主义: 指一个人的性别认同或潜意识性别与其出生时的性别分配相匹配。例如,出生时被分配为男性的个体如果认同为男性性别,则被视为顺性别。同样,出生时被分配为女性并且认同为女性性别的个体也是顺性别。
大多数人都是顺性别,所以这被认为是“常态”,这可能导致社会中针对跨性别者的系统性和无意的偏见。然而,顺性别者也可以是非性别认同的。
拉丁前缀“cis”意为“同一边”。
顺性别特权: 指的是一个人的自然性取向从未受到社会质疑的经历。这导致人们认为每个人都有相同的生活体验和性别认同的斗争。
出柜: 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披露自己的性别认同给自己和他人(例如朋友、工作场所、家庭)。
变装者: 一个穿着与自己性别不典型的服装的人。通常这个术语用于形容更倾向于穿女性服装的男性。这可能是出于自我表达或其他原因。同义词包括crossdresser或drag queen。成为变装者并不自动意味着是跨性别者,有些人可能只是想表达自己。
死名: 出生时分配的名字,个人不认同的名字。死名反映了一个想法,即这个名字不再是个人认同的方式,因此称为“死”。被死名可能会让跨性别者经历异化症。
F 到 L
选择的家庭: LGBTQIA+群体选择与之建立联系的朋友圈、伴侣等,因为这些人提供验证、支持和归属感,这可能是他们在生物学家庭中所缺乏的。
女变男(FTM): 指出生时被分配为女性但认同为男性的人。这可能涉及通过医疗程序或手术改变身体。
女性中心: 指无论是否自认为女性或出生时被分配为女性,都表现出女性化的性别表达。
女性外貌: 指一个外表看起来女性化的人。例如,这可以通过风格、举止、肢体语言等表现出来。
女性化: 指一个性别认同或表现倾向于女性化的人。女性化的人不一定认同为女性,也不一定是出生时被分配为女性的。
性别确认手术: 手术以确认个体的性别认同,涉及改变第一性征或第二性征。这可能有助于缓解性别异化症。
性别冷漠: 指一个不关心自己的性别,也不在乎他人如何看待其性别的人。换句话说,他们不认同任何特定的性别。
性别二元论: 将性别分为仅两种类型(男性或女性)的二元划分,这期望与出生时的性别分配(男性、女性或间性)相匹配。这种体系不允许那些认同不属于二元系统的人,或那些感觉自己的性别是流动而非固定的人。
性别规范: 指社会关于性别应该如何行动、行为和表现给其他人的规则。
性别异化症: 医学诊断和术语,反映的是个体内部认同的性别与出生时被分配的性别之间的不匹配所带来的痛苦。这意味着一个人对自己身体部位、身体特征或社会互动的感觉与他们的内部性别体验不符。
性别扩展: 指努力使文化在性别表达、性别角色和性别规范方面更加包容的人。
性别表达: 一个人公开展示其性别的方式,可以是男性、女性、中性等。例如,性别可以通过服装、发型和化妆、肢体语言、选择的姓名、代词、举止、兴趣等来表达。
对于跨性别者来说,他们也可能通过医疗干预如激素治疗或手术来改变身体,使其与内在的性别认同相匹配。也称为性别表现。
性别破坏者: 指攻击性别刻板印象的行为,质疑社会规范和期望。也可以被称为性别f***。
性别流动: 指一个人在性别之间转换,或感觉到自己的性别随时间变化,无论是快速还是逐渐。
性别认同: 对自己作为女性、男性或两者都不是的核心感受。这不一定与出生时被分配的性别相符,也可以随着时间发展和变化。它也不能仅仅基于外在的身体特征来假设。
性别包容代词: 可以由跨性别和顺性别者使用的中性代词。例如,“他们”、“他们”和“他们的”当用作单数人称时是性别中立的代词。
性别少数: 指跨性别者或性别非二元者,在整体社会的二元性别观中处于少数地位。
性别非二元(性别变异、性别酷儿): 指那些性别表现不符合出生时或被认为的性别规范的人。这包括那些中性、阳刚的男人、阴柔的女人等。这可以包括跨性别者,但并非所有性别非二元者都认为自己是跨性别者。任何性别的人可以是非二元的(例如顺性别、非二元、跨性别)。
性别规范: 分配给女性和男性的文化和社会规范,包括服装、外貌、角色和行为。例如,女性被期望比男性更被动,而男性则被期望比女性更具支配性。不符合性别规范的人可能会被单独挑出来(例如过于阴柔的男人或强势的女人)。
性别酷儿: 指不认同性别二元制(男人与女人)的人。
性别质疑: 指质疑自己性别方面的某些方面,如性别认同或性别表现的人。
性别角色: 关于属于某一性别的意义的社会规范。这些规范随着时间而变化,并指行为、兴趣等。它们也可能因文化而异。
性别叛逆者: 不遵循社会定义的二元方式(男性与女性)的人。
灰色性别: 指不强烈认同任何特定性别身份或表达的人。
中间性别: 指不体验一种性别,而是介于男性和女性性别认同之间的人。
内化的跨性别恐惧症: 因为有跨性别感觉或性别认同与出生时被分配的性别或社会性别角色不符而对自己感到不适。
间性: 指出生时具有难以归类为男性或女性特征的人(例如生殖器官、染色体、荷尔蒙)。例如,一个男性可能出生时有卵巢而不是睾丸,或者一个女性可能出生时有XY染色体。间性在大约每1500个出生中有一次发生,但大多数间性人出生时被分配为男性或女性。间性人可能认同他们的被分配性别,认同相反性别,或认同间性。他们通常不认同为跨性别(跨性别或变性)。
LGBTTTIQ: 代表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变性者、跨性别者、两灵人、间性者和酷儿的首字母缩写。
LGBT: 代表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者的首字母缩写。
LGBTQIA+: 代表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酷儿/质疑者、间性者、无性恋/盟友等的首字母缩写。
LGBTQ+: 代表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和酷儿等的首字母缩写。该首字母缩写在全球范围内被认可。
LGBTQ2: 代表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酷儿/质疑者和两灵人的首字母缩写。
LGBTI: 代表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和间性者的首字母缩写。
“生活”的性别认同: 内部性别认同与日常生活中如何公开表达(性别表达)的结合,例如购物、工作、社区等。
M 到 R
男变女(MTF): 指出生时被分配为男性但认同为女性的人。这可能涉及通过医疗程序改变身体。
男性中心: 认为自己是阳刚的人。这些人可能或可能不认同为男性。男性中心不表示一个人出生时的性别分配。
男性外貌: 指一个人认为是阳刚的性别表达。这包括通过身体语言、举止、身体特征和风格等外在表现来表达。这个术语不表示出生时的性别分配。
玛维克: 一个体验到其性别认同与现有类别和描述分离的人。
多重性别: 指认同多个性别的人。这包括认同双性别、三性别、泛性别、多性别的人,以及在某些情况下认同性别流动的人。
涅特罗伊斯: 指性别既不是男性也不是女性的人。这包括非二元、无性别、性别流动和无性别身份。
非二元: 非二元(有时称为enby或nb)是对任何超出男性或女性性别二元之外的人的总称。有些人简单地认同为非二元,有些人认同为特定类型的非二元身份。例子包括酷儿、性别流动、无性别、双性别等。
诺维格德: 用于描述那些认为自己的性别无法用现有类别来描述的人的性别认同,因为其复杂性。
出柜: 向他人公开自己的性别认同。
出柜某人: 出柜某人意味着告诉一个人关于另一个人的性别认同或性取向,而这个人可能还没有出柜。例如,我的朋友斯蒂西告诉她的父母我是个跨性别者,但我还不想让他们知道。出柜某人可能会非常有害,因为他们可能还没有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自己出柜。
全性别: 指认同所有性别身份的人。
泛性别: 指同时体验多种性别身份的人。
通过: 指“通过”自己认同的性别身份。例如,跨性别者即使与出生时被分配的性别不同,仍可能被陌生人接受为他们认同的性别。这通常涉及源自身体特征、行为和举止的线索。
多元性别和泛性别: 表现多种性别身份的不同部分。
酷儿: 曾经是针对跨性别和变性者的贬义词,但现在已被社群重新夺回,以自豪地展示他们的身份。
质疑: 在探索不同选项的过程中质疑自己性别认同的人。
S 到 Z
性: 基于一个人的生理特征、生殖系统、染色体、荷尔蒙和第二性征的分类系统。性别一般在出生时被划分为男性、女性或间性,基于外部生殖器的外观。如果这些特征不清楚,性别将基于内部生殖器、荷尔蒙和染色体来确定。性别通常记录在出生证明上,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更改此文件以及其他法律文件如驾驶执照。
出生时的性别分配: 指出生时基于现有分类系统分配给一个人的性别。
社会异化症: 一种由其他人如何标签、与人互动或感知个体而引起的性别异化症。它也可以是由于一个人的行为与自己的性别认同不一致而产生的结果。
第三性别: 第三性别一词来自本土和非西方文化。它指的是一个不简单地分为男性或女性的性别类别。
跨性别男性/跨性别女性: 跨性别男性是指出生时被分配为“女性”但认同为男性的人(也称为女性变男性或FTM)。跨性别女性是指出生时被分配为“男性”但认同为女性的人(也称为男性变女性或MTF)。
跨女性: 具有女性性别认同但出生时被分配了不同的性别。
跨性别/跨: 跨性别是一个总称,用于指任何其性别认同不同于出生时被分配的性别的人。这包括跨性别男性或女性以及非二元身份,如性别流动、性别酷儿和无性别。
过渡: 跨性别者为确认其性别认同所参与的活动,包括更改姓名、服装、代词、性别标识等。这可以包括激素治疗、性别重置手术等医疗治疗。这一过程因人而异,每个人的时间和参与的活动都不相同。
跨男性: 具有男性性别认同但出生时被分配了不同的性别。
跨性别积极: 这个术语指与跨性别恐惧症相反的态度。这种态度是肯定和接纳跨性别和变性个体的,并庆祝他们的权利。
变性: 指个体的性别认同与其出生时被分配的性别不同的人。变性通常意味着该个体已经进行了性别确认手术,并完成了他们的过渡。
跨性别恐惧症: 针对跨性别个体和跨性别社群的不容忍、恐惧、厌恶、偏见、骚扰、歧视、暴力或仇恨,基于刻板印象和误解。
三性别: 指同时体验三种性别身份的人。
两灵: 两灵在许多土著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术语。它没有固定的定义,主要用于描述性别或性取向的精神观点。它可以用来描述性取向、性别认同或精神认同。它是特定于土著文化的术语,非土著人使用它会被视为文化挪用。
来自Verywell的提示
请记住,术语在不断变化,保持最新并询问别人他们喜欢的术语是很重要的。虽然可能会感到困惑,但使用肯定某人性别认同的术语与让某人知道您足够关心他们,从他们的角度去理解没有什么不同。
顺性别者可能会经历某种特权,因为他们不了解生活在性别认同不在常态之外是一种什么感觉。与其试图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观点来理解,重要的是要承认不可能理解作为跨性别者或性别认同与常态相反的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在这种情况下,最好参考他人的个人经验,了解他们的生活以及对他们最有帮助的事情。如果有人与您分享他们喜欢的代词,请像记住他们的名字一样记住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