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

理论

如何大众媒体传播精神健康污名

在一次令人无法忍受的随机暴力事件之后,许多人倾向于将犯罪者称为“疯狂”。尽管犯罪者可能患有精神疾病,但自动将标签贴上“疯狂”会严重损害那些每天都在与精神疾病抗争的人。

实际上,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更有可能成为受害者而不是犯罪者。称暴力犯罪者为“疯狂”会传播危险的刻板印象,并掩盖犯罪和精神疾病之间的复杂关系。

媒体教导我们关于我们不常接触的人群。这种持续的数据流不断向我们提供关于其他人群体(包括哪些群体应该受到赞扬或鄙视)的社会线索。

媒体描绘精神疾病患者时,往往偏向于污名化或轻视化。因此,包括电视、电影、杂志、报纸和社交媒体在内的所有形式的媒体都因传播负面刻板印象和不准确描述而受到批评。

枪支暴力与精神疾病:了解联系与误解

什么是污名化?

污名涉及基于某些区分特征对人的负面信念、态度和行为。在精神健康的污名化中,它涉及到存在精神健康症状或精神健康诊断。

在其他情况下,污名也可能涉及健康状况、残疾、性别、种族、性取向、文化和宗教。

当一个人被视为“局外人”时,污名就会发生。“局外人”被拒绝完全的社会接纳。

精神健康污名化的后果很严重。有证据表明,它与更糟糕的精神健康结果相关,因为它减少了人们寻求帮助、接受充分护理和遵守治疗计划的可能性。

媒体对精神疾病的污名化

媒体对精神疾病的污名化非常普遍。例如,某些精神健康状况,如精神分裂症被认为如此具有破坏性,以至于患有这些状况的人必须与社会隔离。

精神疾病污名化与媒体如此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以至于研究人员使用报纸文章作为社会污名化的代理指标。

媒体报道往往关注个体精神疾病患者,而不是将精神疾病视为一个社会问题来呈现。因此,媒体消费者更可能责怪个体。

精神疾病被过度概括

精神疾病患者也可能在媒体描绘中遭受过度概括。每个患有特定精神健康状况的人都被期望表现出相同的特征或症状。

例如,常见的描绘是所有抑郁症患者都是自杀倾向的,所有精神分裂症患者都会产生幻觉。实际上,8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出现听觉幻觉。只有少数人经历视觉幻觉。

媒体描绘也常常忽视许多精神疾病患者不需要向周围所有人披露自己的状况。

相反,精神疾病通常未被识别(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媒体中的描绘往往是每个人都知晓一个角色的精神疾病的情况。

最令人担忧的是,媒体经常将精神疾病描绘成无法治愈或无法康复的。

媒体对精神疾病的轻视

媒体也可以轻视精神疾病,要么是通过宣传精神疾病并不严重,要么是宣传其不如实际严重。

例如,许多患有饮食失调症(如神经性厌食症)的人觉得他们的状况被描绘得不如实际严重。部分原因是媒体中描绘的该状况的患者常常淡化其严重性并隐藏疾病的严重后果。

事实上,患有神经性厌食症的死亡率很高。实际上,神经性厌食症的死亡率是最高的精神健康状况之一。研究表明,患有神经性厌食症的人的死亡风险比普通人高10倍。

精神疾病也可能被媒体简单化。例如,患有强迫症(OCD)的人通常被描绘成过分注重清洁和完美主义。然而,驱动他们行为的强迫性思维却被忽略或不存在。

精神疾病的症状有时被描绘成有益的。例如,在热门电视剧《马库斯警探》中,主角是一名患有OCD的侦探。他仔细观察细节的能力帮助他破案并推动了他的事业。

没有残疾的人可以通过媒体渠道嘲笑有残疾的人,例如通过借用精神疾病术语。例如,Twitter上的#OCD标签通常被用来描述某人对清洁或组织的关注。

精神分裂症在电影中的描绘

可能最贬低精神疾病在媒体中的描绘是反派角色患有精神疾病。特别是当患有精神分裂症的角色被描绘成“杀人狂魔”时。

电影中对精神疾病的不准确描绘传播了关于精神分裂症和其他严重精神疾病症状、原因和治疗方法的错误信息。不幸的是,流行的电影和电视节目可以对态度形成产生强大的影响。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1990年至2010年间发行的41部电影中的精神分裂症描绘。

根据分析结果,研究人员得出以下结论:

  • 大多数角色表现出“阳性”症状,其中妄想出现最频繁,其次是听觉和视觉幻觉。
  • 大多数角色表现出对自己或他人暴力的行为。
  • 接近三分之一的暴力角色参与了杀人行为。
  • 大约四分之一的角色自杀了。
  • 精神分裂症的原因很少被提及。然而,在大约四分之一的电影中,暗示创伤性生活事件是导致角色患病的重要因素。
  • 在提到或展示了精神疾病治疗的电影中,精神药物最常见。

研究还发现,75%的流行视频游戏中对精神疾病的描绘是负面或刻板印象的。

为什么这些描绘是有害的

这些描绘不仅不正确,而且有害——出于多种原因。

它们传播了关于精神疾病的神话

精神分裂症的描绘往往集中在视觉幻觉、奇怪的妄想和混乱的言语等症状上,并将其视为常见现象。实际上,缺乏动机、言语贫乏和表情平淡等症状更为常见。

它们将精神疾病与暴力联系起来

一些电影传播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容易暴力和不可预测行为的错误刻板印象。一些电影甚至将精神分裂症患者描绘成“被附身”。

这些暴力刻板印象会影响观众,导致对精神疾病患者的严厉负面态度。

它们夸大了自杀风险

虽然自杀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个重要问题,但研究发现电影和电视中的描绘夸大了这一风险。在一项研究中,24%的角色患有精神分裂症并自杀。

实际上,据估计,4%至13%的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死于自杀,大约18%至55%的人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候尝试过自杀。

它们歪曲了受影响人群

精神疾病描绘的另一个方面是人口统计学经常被媒体歪曲。

例如,患有精神分裂症的角色经常被描绘成白人男性,但实际上,精神分裂症在非裔美国人中更为普遍。它还几乎同样影响男性和女性。

它们传播了关于精神疾病原因的神话

在一些电影中,精神分裂症被描绘成由创伤性生活事件引起或通过爱治愈——这两种说法都歪曲了该病的原因和治疗方式。

播放播客获取有关如何应对社交媒体上的心理健康建议

本期《Verywell Mind播客》指出社交媒体上可能出现的不良心理健康建议。点击下方立即收听。

现在订阅苹果播客 / Spotify / 谷歌播客 / 亚马逊音乐

媒体描绘中的准确内容是什么?

并非所有关于精神分裂症的信息都被发现是错误、误导或污名化的。例如,在研究人员分析的电影中,超过一半的角色被描绘或提到了使用精神病药物。

几乎一半患有精神分裂症的角色被描绘为贫穷,这符合流行病学数据,表明精神分裂症在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中较少被诊断出来。

即使有些电影描绘得正确,媒体对精神分裂症和其他严重精神疾病的负面描绘——尤其是暴力描绘——仍然有助于污名化、刻板印象、歧视和社会排斥。

媒体对精神健康的影响

媒体对精神健康污名化的影响可以导致多种不同的效果。

  • 自我污名化:媒体描绘可以导致自我污名化,即对自身精神健康状况感到内疚、负面信念和态度。
  • 错误信息:由于媒体对精神疾病描绘,人们经常对精神健康状况的症状有错误的看法。它还可以让人们发展对精神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不准确想法。
  • 治疗障碍:媒体信息也可以造成治疗障碍。因为人们内化了对精神疾病的污名化态度,所以他们在出现症状时可能不太愿意寻求帮助或治疗。
  • 治疗依从性差:如果人们得到来自他人的社会支持和鼓励,他们更有可能坚持治疗。媒体描绘的精神疾病和刻板印象可能导致对精神健康治疗的态度更差,依从性更低。
  • 自我诊断:人们也可能更容易根据TikTok和Instagram上病毒式传播的社交媒体帖子进行自我诊断。这种信息通常由不是精神健康专业人员的人分享,通常是不准确的。

如何大众媒体传播精神健康污名

我们需要更好地理解这些信息是如何通过媒体传播的,然后才能纠正它们。目前有限的研究关注媒体如何促进精神疾病刻板印象、污名化和轻视化。

尽管如此,已经提出了一些改善媒体中精神疾病患者描绘的建议,例如:

  • 分析大众媒体制作程序,以更好地理解编剧、制片人和记者当前的做法、需求、价值观和经济现实(例如,理解新闻价值或情感激发与验证之间的平衡)。
  • 在培训记者时实施精神健康短期课程
  • 在电影制作期间包括专家意见,如精神病学家。
  • 避免个别化的精神疾病描述,而是关注社会方面。
  • 仅在故事相关时描绘精神疾病
  • 精确、公平、专业地使用精神健康术语

作为消耗大量大众媒体并参与社交媒体互动的个人,我们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停止使用“疯狂”和“疯狂”等词在贬义或轻率的情况下使用。我们也需要记住,在临床环境中之外不要做出精神科诊断。

Verywell 的话

只有专业人士才能做出强迫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健康状况的诊断。当我们未经临床证据就给某人贴上精神疾病标签时,我们伤害了每天都在与精神疾病作斗争的人们。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