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
什么是性别本质论?
性别本质论是一种长期以来被心理学家否定的观点,认为男性和女性由于其生物学差异而本质上不同。
这种理论认为存在一些本质的、不可改变的特质,使得男性和女性成为他们现在的样子。因此,所有男性都具有本质上阳刚的特质,所有女性都具有本质上阴柔的特质。
性别本质论导致了关于男性和女性的性别刻板印象,例如认为男性应该具有攻击性,女性则应该具有照顾者的角色,并被用来证明诸如性别歧视和性别薪酬差距等社会问题的合理性。
本文将概述性别本质论的历史,并讨论儿童时期如何发展出性别本质主义信念。然后,本文将进一步探讨性别本质主义对个人、家庭和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后,文章将详细介绍一些减少性别本质主义信念的方法。
性别本质论的历史
在其著作《性别的镜头》中,著名女性主义心理学家桑德拉·贝姆观察到,在十九世纪中期之前,西方文化中关于男女之间差异的信仰基于宗教。
这些信仰包括男人和女人的本性在性方面和心理上都是不同的,男人在社会上占据主导地位,男女之间的差异是自然的。
尽管认为男女之间存在本质差异的观念一直存在,但到了1850年代中期,这些差异开始以科学术语进行讨论,从而演变为认为这些差异是由生物学决定的。
随着1960年代第二次女权运动的到来,人们意识到,基于这些本质主义信念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和歧视并不是自然的,而是根植于过时的刻板印象。尽管如此,性别本质主义的信念今天仍然存在,并且深深植根于社会之中。
儿童时期性别本质主义信念的发展
研究表明,倾向于本质化性别特征始于童年。年幼的孩子很可能认为性别是一种天然的、不可改变的类别,两岁左右的幼儿依赖性别来理解和预测人的行为和其他特质。
研究人员认为,孩子们依赖性别本质主义是因为这使他们能够利用基本的认知能力快速理解世界。
孩子们可能比其他社会类别(如种族)更容易本质化性别,因为性别通常被认为只有两种类别,这使其更容易理解和应用。
事实上,研究表明,仅仅关注性别类别就会导致儿童增加基于性别的刻板印象。
性别本质主义的影响
随着他们长大,许多孩子学会了以更复杂的方式思考性别。例如,一项研究询问了4至10岁的儿童,如果一个婴儿被异性群体抚养长大(例如,一个女孩被一群男人抚养),那么这个婴儿长大后的性格和行为会怎样。
9岁以下的儿童认为婴儿无论成长环境如何都会遵守性别刻板印象。相比之下,10岁的儿童能够考虑到社会环境在性别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尽管如此,性别本质主义已经深深地植根于西方文化中,即使成年人往往发展出更复杂的性别观,他们仍然经常依赖本质主义思维来推理性别。这在个人、家庭和社会层面上产生了许多持续的负面影响。
将性别与性混淆
虽然性别和性经常被视为同义词,但它们有不同的定义。性是生物性的,基于染色体、激素和解剖结构。性别是个体选择认同和表达自己的方式。他们可能认同为男性、女性或其他性别。
性与性别都是连续体,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人的性与性别总是匹配的。通过将性别定义为基于生物学,性别本质主义假定性与性别是相同的。这样做没有为除男性和女性之外的各种性别认同留出空间。
擦除不是男性或女性的性别认同
现实是,人们可能会根据他们的生物性认同各种不同的性别。人们可能会使用“无性别”、“双性别流动”、“性别非二元”等词语来定义自己的性别认同,但性别本质主义抹杀了这些可能性。
否认除了男性和女性之外还有其他性别认同是损害和贬低那些不认同传统性别规范的人的行为,也阻碍了他们在社会中被认可、被看到和被接受。
正当化性别刻板印象
性别本质主义以两种方式正当化和强化性别刻板印象。首先,从某一性别群体中的某个成员观察到特定行为可以使其他人对该群体进行概括。例如,如果一个女性表现出情绪化,一个相信性别类别是固定和分化的观察者可能会得出结论,认为所有女性都是情绪化的。
其次,性别本质主义可以导致关于不同性别应该如何的特定信念。例如,一个相信性别类别是自然和不可避免的人会认为所有男性都应该坚强。因此,性别本质主义使那些使LGBTQIA+人群受到不同对待的社会系统合法化。
限制人们的自由选择
通过正当化传统的性别角色,性别本质主义限制了人们的自由选择。例如,男性可能不愿意从事护理职业,而女性可能觉得有义务结婚并生育孩子。
研究表明,持有性别本质主义观点的人往往会在自己的生活中坚持这些观点。例如,一项研究发现,支持传统父母角色的父亲更不愿意参与育儿,无论他们工作多少小时或对父亲身份的态度如何。
同时,另一项研究发现,对婚姻持性别本质主义观点的人更倾向于希望男性成为主要经济支柱,并偏好维持男女之间工资差距的工作。
这些发现表明,性别本质主义信念创造了自我实现的预言,使人们继续以限制自身选择的方式遵循性别角色。
阻碍性别平等
研究还表明,性别本质主义加强了与性别相关的社会不平等。例如,一项研究表明,接触本质主义理论会导致男性和女性接受性别不平等,这又导致男性对性别歧视的支持增加。
同样,另一项研究表明,对性别本质主义观点的更大认同预示着支持性别歧视和支持性别平等的支持减少。
这些结果表明,认为性别差异是自然且不可改变的信念为性别不平等提供了正当理由。
减少性别本质主义的信念
鉴于其有害影响,从儿童时期开始减少人们对性别本质主义的信念是有帮助的。其中最简单的方法之一是教师避免按性别对学生进行分类。这种分类可能导致儿童以本质主义的方式思考。
此外,与儿童讨论本质主义观点可以使他们准备好评估这些观点,从而促使他们更仔细地考虑为什么人们会声称只有某些性别才能做某些事情。
此外,教育人们性别是可塑的并提供例子可以鼓励他们更批判性地思考这些类别,从而产生更复杂和不那么绝对的性别观念。
使用各种技术提高人们对性别本质主义不准确性认识的意识最终将导致对性别的更灵活信念和更大的社会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