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疗法技术管理ADHD

行为疗法技术管理ADHD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影响儿童和成人。其特征是持续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这些症状会干扰日常功能。

虽然药物通常是治疗ADHD的首选方法,但行为疗法已成为管理这种障碍症状的有效补充或替代方法。

本文将探讨什么是行为疗法,如何用于治疗ADHD,使用的技术、有效性、考虑因素、局限性和替代疗法。

什么是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也称为行为矫正,是一种心理治疗,专注于改变特定行为,帮助个体发展新的、更适应的行为。

行为疗法的目标是强化期望的行为,消除不需要的或适应不良的行为。

行为疗法基于学习理论的原则,该理论认为行为是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学习而来的,可以通过改变导致这些行为的环境因素来修改行为。

行为疗法植根于B.F.斯金纳提出的操作条件作用原则。操作条件作用认为,行为受其后果的控制。

根据斯金纳的说法,强化,无论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都会增加行为被重复的可能性,而惩罚则会减少行为被重复的可能性。

在行为疗法中,治疗师与个体合作,识别需要改变的具体行为,然后制定计划以修改导致这些行为的环境因素。

行为疗法如何用于治疗ADHD

研究表明,行为疗法对儿童和成人的ADHD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ADHD的背景下,行为疗法专注于改善特定行为,如组织能力、时间管理和社交技能。

治疗师与个体合作,设定明确的目标,并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策略。这可能包括教授个体新技能,例如如何将任务分解为更小的步骤,或者修改环境以减少干扰并提高专注力。

用于ADHD的行为疗法技术

用于ADHD的行为疗法技术包括:

家长培训

家长学习管理孩子行为的策略,如设定明确的期望、使用积极强化以及实施一致的后果。

示例: 家长学习使用奖励系统,孩子完成任务和遵守规则可获得积分,积分可以兑换特权或奖励。

课堂干预

教师学习在课堂上管理行为的策略,如提供明确的指示、将任务分解为更小的步骤,并使用积极强化。

示例: 教师实施每日报告卡系统,学生会收到关于其行为的反馈,并因达到特定目标而获得奖励。

技能训练

个体学习新的技能,以帮助他们管理其ADHD症状,如组织能力、时间管理和社交技能。

示例: 成人ADHD患者学习使用计划表来跟踪约会和截止日期,并将大型项目分解为更小、更易管理的任务。

行为合同

个体和治疗师制定书面合同,概述要改变的具体行为及其后果。

示例: 孩子同意在玩视频游戏之前完成作业,并因达到这一目标而获得屏幕时间。

儿童与成人ADHD的行为疗法

尽管行为疗法的核心原则相同,但具体技术和策略可能会根据ADHD患者的年龄而有所不同。以下是儿童与成人使用行为疗法的一些关键差异:

儿童ADHD:

  • 家长培训是儿童行为疗法的关键组成部分,重点是教授家长管理孩子行为的策略,促进积极的关系。
  • 课堂干预涉及与教师合作,实施支持孩子在学校学习和行为的策略。
  • 奖励系统,如代币经济或积分系统,常用于强化儿童的期望行为。
  • 治疗课程可能包括基于游戏的活动或游戏,以吸引儿童并教授新技能。
  • 治疗师可能与孩子合作,开发视觉日程表、清单或其他工具,以帮助组织和完成任务。
  • 社交技能培训可能被纳入,以帮助儿童处理同伴关系并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成人ADHD:

  • 治疗课程更多地关注自我管理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而不是依赖外部强化。
  • 认知行为技术,如识别和挑战负面思维模式,通常用于解决焦虑或抑郁等共病的心理健康问题。
  • 强调时间管理和组织技能,重点是开发实用的策略来管理工作、家庭和个人责任。
  • 治疗师可能帮助个体开发优先排序任务、将大型项目分解为更小步骤并维持动机的系统。
  • 人际关系有效性和沟通技巧可能被纳入,以改善工作和家庭中的关系和功能。
  • 正念和减压技术可能被纳入,以帮助成人管理ADHD的情绪和身体症状。

无论年龄大小,针对ADHD的行为疗法最有效时应个性化,以满足接受治疗者的具体需求和目标。

治疗师应与个体(及其家人或重要他人,如适当)合作,制定一个解决其独特挑战并发挥其优势的治疗计划。

定期监测和调整治疗计划可能是必要的,以确保个体朝着目标取得进展,并解决沿途出现的任何障碍或挫折。

行为疗法对ADHD的有效性

研究一致表明,行为疗法是治疗ADHD的有效方法。

一项对174项研究的元分析发现,行为疗法显著减少了儿童和青少年的ADHD症状。

另一项研究发现,行为疗法与药物结合使用比单独使用药物更能减少ADHD症状。

一项为期两年的研究跟踪了患有ADHD的儿童,发现接受行为疗法的儿童比仅接受药物治疗的儿童有明显更好的结果。

考虑因素和局限性

尽管行为疗法是治疗ADHD的有效方法,但仍有一些需要考虑的因素和局限性。

一个潜在的担忧是,行为疗法可能导致掩盖行为,使个体为了符合社会认可的标准而抑制其真实的自我。

ADH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独特的行为、思维和情感模式。有人认为,试图通过治疗改变这些行为是一种顺从,鼓励个体隐藏其真实的自我。

通过专注于修改行为以满足社会期望,行为疗法可能会无意中传达出个体自然的行为方式有问题的信息。

然而,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行为疗法的目标不是改变个体的人格或强迫他们符合狭隘的社会规范。

相反,目标是帮助个体发展技能和策略,以管理其ADHD症状,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有效地运作。

许多行为疗法中针对的行为,如冲动或注意力不集中,对ADHD患者可能有负面影响,导致学校、工作和社会关系方面的困难。

通过学习管理这些行为,ADHD患者可以在这些生活领域中获得更大的成功和满足感。

此外,行为疗法并不是一刀切的方法。熟练的治疗师将与个体合作,制定一个量身定制的治疗计划,这可能包括利用个体的优势和创造力,同时解决挑战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行为疗法只是ADHD综合治疗计划的一部分。其他方法,如药物,可以帮助缓解症状,使个体更有效地运作,而不必改变其基本人格或自我认同。

最终,是否追求行为疗法或其他任何ADHD治疗方法是一个个人决定,应在合格的医疗保健提供者的咨询下做出。

虽然需要注意行为疗法可能导致掩盖行为的潜在风险,但也同样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这种方法在帮助ADHD患者过上更充实和成功的生活方面的潜在好处。

可考虑的替代疗法

尽管行为疗法和药物是治疗ADHD最成熟的方法,但还有一些替代疗法可能对某些个体有帮助。这些包括:

  1. 神经反馈 一种使用EEG技术帮助个体学会调节大脑活动的生物反馈类型。
  2. 锻炼: 规律的体育活动已被证明可以改善儿童和成人的ADHD症状。
  3. 正念冥想: 一种涉及专注于当下并接受思想和感受而不加评判的冥想类型。

结论

行为疗法是管理ADHD症状的高度有效治疗方法。通过专注于改变特定行为和发展新技能,ADHD患者可以改善其日常生活质量和生活质量。

尽管行为疗法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并且可能对所有个体都无效,但它仍然是治疗这种常见障碍的宝贵工具。

参考文献

  •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00).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4th ed., text rev.).
  • Arns, M., De Ridder, S., Strehl, U., Breteler, M., & Coenen, A. (2009). Efficacy of neurofeedback treatment in ADHD: the effects on inattention, impulsivity and hyperactivity: a meta-analysis. Clinical EEG and neuroscience, 40(3), 180-189. https://doi.org/10.1177/155005940904000311
  • Barkley, R. A. (2002). Psychosocial treatments for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in children.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63, 36-43.
  • Cairncross, M., & Miller, C. J. (2020). The effectiveness of mindfulness-based therapies for ADHD: A meta-analytic review. Journal of attention disorders, 24(5), 627-643. https://doi.org/10.1177/1087054715625301
  • DuPaul, G. J., & Weyandt, L. L. (2006). School‐based Intervention for Children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Effects on academic, social, and behavioural functio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bility,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53(2), 161-176. https://doi.org/10.1080/10349120600716141
  • Fabiano, G. A., Pelham Jr, W. E., Coles, E. K., Gnagy, E. M., Chronis-Tuscano, A., & O’Connor, B. C. (2009). A meta-analysis of behavioral treatments for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9(2), 129-140. https://doi.org/10.1016/j.cpr.2008.11.001
  • Huang, Y. S., & Tsai, M. H. (2011). Long-term outcomes with medications for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current status of knowledge. Cns Drugs, 25(7), 539-554. https://doi.org/10.2165/11589380-000000000-00000
  • Langberg, J. M., Dvorsky, M. R., Molitor, S. J., Bourchtein, E., Eddy, L. D., Smith, Z. R., Oddo, L.E., & Eadeh, H. M. (2018). Overcoming the research-to-practice gap: A randomized trial with two brief homework and organization interventions for students with ADHD as implemented by school mental health provider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86(1), 39. https://doi.org/10.1037/ccp0000265
  • Molina, B. S., Hinshaw, S. P., Swanson, J. M., Arnold, L. E., Vitiello, B., Jensen, P. S., … & MTA Cooperative Group. (2009). The MTA at 8 years: prospective follow-up of children treated for combined-type ADHD in a multisite stud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48(5), 484-500.https://doi.org/10.1097/CHI.0b013e31819c23d0
  • Ng, Q. X., Ho, C. Y. X., Chan, H. W., Yong, B. Z. J., & Yeo, W. S. (2017). Manag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t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with exercise: A systematic review.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 34, 123-128. https://doi.org/10.1016/j.ctim.2017.08.018
  • Pelham Jr, W. E., Fabiano, G. A., Waxmonsky, J. G., Greiner, A. R., Gnagy, E. M., Pelham III, W. E., … & Murphy, S. A. (2016). Treatment sequencing for childhood ADHD: A multiple-randomization study of adaptive medication and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45(4), 396-415. https://doi.org/10.1080/15374416.2015.1105138
  • Raghibi, M., Fouladi, S., & Bakhshani, N. M. (2014). Parent training and behavior therapy on behaviors of children with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Health Scope, 3(2), e15418. https://doi.org/10.17795/jhealthscope-15418
  • Skinner, B. F. (1963). Operant behavior. American Psychologist, 18(8), 503-515. https://doi.org/10.1037/h0045185
  • Van Den Hoofdakker, B. J., Van der Veen-Mulders, L., Sytema, S., Emmelkamp, P. M., Minderaa, R. B., & Nauta, M. H. (2007). Effectiveness of behavioral parent training for children with ADHD in routine clinical practic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46(10), 1263-1271. https://doi.org/10.1097/chi.0b013e3181354bc2

引用来源

本文翻译自以下网站:

simplypsychology.org

使用声明

本文仅供教育和参考用途。如需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随时联系微信公众号。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