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

情绪

情绪与器官在中医中的联系

心身连接影响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

你是否曾经疑惑过为什么当你焦虑时会感到胃部有震颤感,或者当你压力大时胸部会感觉紧绷?在传统中医(TCM)中,情绪和身体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种综合的心身治疗方法在一个动态循环中运作,其中情绪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反之亦然。

例如,根据中医理论,过度的愤怒和烦躁会影响肝脏,并导致多种疾病,包括痛经、头痛、面部和眼睛发红、头晕和口干。相反,肝脏的失衡会导致情绪波动。

中医诊断高度个体化。一旦确定了受损的器官系统和/或情绪失衡,患者的独特症状将决定治疗师的治疗方式。

概览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种心身方法来理解你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可以考虑从传统中医中学到什么。这种方法认为,心和身体是不可分割的。这意味着,情绪的失衡会导致身体问题——反之亦然。如果你想将这些实践纳入你的健康计划,记得在使用它来治疗具体的心理或身体问题之前,谨慎行事(并和医生沟通)。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传统中医是如何工作的

传统中医已经实践了超过2000年,在美国作为补充医疗的一部分,在过去几十年里得到了显著的增长。根据国家补充和整合健康中心的数据,2002年大约1%的美国成年人使用针灸,到2022年这一数字增长到了2.2%。

中医基于这样一个原则: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紧密相连的。因此,从业者相信最佳健康状态是由个人的“气”(生命能量)、以及阴阳平衡和五行(火、水、土、木、金)所主导的。

在中医中,认为情绪失衡既是物理问题的症状也是原因。此外,心理健康状况与关键器官的身体疾病相关联。

根据传统中医,情绪被简化为五种基本感受,每种感受都与身体中的相应元素和器官有关:

例如,根据中医理论,月经期间乳房胀痛、痛经和易怒可以通过某些草药和针灸穴位来治疗,这些穴位针对的是肝脏。头痛、头晕、过度愤怒和面部潮红指向另一种类型的肝脏模式,并以不同的方式治疗。

中医方法

肝脏与偏头痛或PMS有什么关系?中医中的器官系统可能包括西医生理功能,但它们也是整体、整体身体系统的一部分。因此,整个身心可能会被评估和治疗以改善特定的健康问题。

例如,肝脏确保能量和血液在整个身体中顺畅流动。它还调节胆汁分泌、储存血液,并与肌腱、指甲和眼睛相关联。

通过理解这些联系,中医治疗师解释了结膜炎这样的眼疾可能是由于肝脏失衡引起的。或者,月经过多可能是由于肝脏储血功能失调引起的。

在情绪方面,肝脏与愤怒相关联,当失衡时,它可以表现为过度的愤怒和烦躁,或者表现为缺乏感觉,如抑郁或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这些心理健康失衡既可以是症状也可以是导致肝脏功能障碍的贡献因素。

因此,当一个人出现病痛时,中医治疗师专注于解开心身失衡。为了改善人的身心健康,他们使用各种治疗方法,包括针灸、草药、艾灸(热疗)、拔罐(一种促进血液循环的吸法)、推拿按摩(治疗性按摩和身体工作)和营养。

除了情绪,中医哲学认为其他因素,如饮食、环境、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也对失衡的发展和身体自我修复能力产生影响。

了解每个五脏-情绪配对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解锁中医治愈潜力的关键。下面,我们总结了中医关于这些器官和情绪之间的联系和失衡如何影响基本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信念。

脾脏在人体免疫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作为血液过滤器,去除旧的血细胞、细菌和杂质。在中医中,脾脏与以下情绪和疾病相关:

  • 情绪:过度的精神劳动如忧虑、反复思考或过度关注某一话题
  • 脾脏功能: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帮助形成血液和能量,并保持血液在血管内;与肌肉、嘴和嘴唇相关;还涉及思考、学习和记忆
  • 脾脏失衡症状:疲劳、食欲不振、黏液分泌、消化不良、腹部胀满、腹泻、肌肉无力、唇色苍白、瘀伤、月经出血过多和其他出血性疾病
  • 脾脏状况:脾气不足、脾气下陷、脾阳不足

肺脏将氧气带入体内并排出二氧化碳。在中医中,这个器官被认为与悲伤和以下条件相关:

  • 情绪悲伤、忧郁和疏离
  • 肺脏功能:呼吸带来能量并帮助将其分布到全身;与肾一起调节水分代谢;在免疫系统中起重要作用,对抗病毒和细菌;调节汗腺和体毛,并为皮肤提供水分
  • 肺失衡症状:呼吸短促和浅呼吸、出汗、疲劳、咳嗽、频繁感冒和流感、过敏、哮喘和其他肺部疾病、干燥皮肤、抑郁和过度哭泣
  • 肺脏状况:肺气不足、肺阴不足、寒湿阻肺

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处理是这一重要器官的主要功能。在中医中,肝脏与愤怒、抑郁相关,并与以下身体症状相关:

  • 情绪:愤怒、怨恨、挫败感、烦躁、苦涩、“大发雷霆”
  • 肝脏功能:参与全身能量和血液的顺畅流动;调节胆汁分泌和储存血液;与肌腱、指甲和眼睛相关
  • 肝脏失衡症状:乳房胀痛、痛经、头痛、烦躁、不适当的愤怒、头晕、干红的眼睛和其他眼部疾病、肌腱炎
  • 肝脏状况:肝气郁滞、肝火

心脏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在中医中,这个器官与喜悦相关,但喜悦的失衡则表现为过度(激动不安)或不足(抑郁)。以下是与心脏相关的心理和身体疾病:

  • 情绪:缺乏活力、精神不安、抑郁、失眠和绝望
  • 心脏功能:调节血液循环和血管;负责平稳和规律的脉搏,并影响活力和精神;与舌头、肤色和动脉相关
  • 心脏失衡症状:失眠、心悸、心律不齐、多梦、长期记忆力差和心理障碍
  • 心脏状况:心血虚和心火旺

肾脏排除废物和多余液体以制造尿液。在中医中,肾脏与恐惧相关,恐惧可能表现为慢性恐惧或焦虑,当气不平衡时,也可能导致:

  • 情绪:恐惧、意志力薄弱、不安全感、孤僻和孤立
  • 肾脏功能:维持生命的器官;负责生殖、生长和发展、成熟;与肺一起参与水代谢和呼吸;与骨骼、牙齿、耳朵和头发相关
  • 肾脏失衡症状:频繁小便、尿失禁、夜间盗汗、口干、短期记忆力差、腰痛、耳鸣、听力损失和其他耳部疾病、早白发、脱发和骨质疏松症
  • 肾脏状况:肾阴虚、肾阳虚

其他中医状况

以下是中医治疗师可能诊断的一些与情绪和器官失衡相关的其他状况:

  • 血瘀:慢性和急性疼痛
  • 气血两虚:头痛、头晕和疲劳
  • 胃热:消化问题

传统中医的有效性如何?

尽管传统中医越来越受欢迎,并且有大量轶事证据支持,但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中医治疗方法和理念尚未像传统西方医学那样经过严格的验证。虽然中医已有数百年历史,并已被证明对某些情况(尤其是与疼痛和压力相关的)有效,但许多研究结果仍不确定。

需要更多研究来确定中医治疗特定健康问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有趣的是,在某些情况下,中医治疗的好处与安慰剂效应相关。然而,与其简单地否定这些中医实践的有效性,不如说这些发现强化了心身在愈合过程中的强大(且在许多方面仍神秘的)联系,这也是中医的基本理论。

安慰剂效应的对立面:了解安慰剂效应的另一面

要点

由于替代医学中医综合症的症状可能与许多严重健康状况相关,因此建议咨询传统医生进行评估。自我治疗健康状况和/或避免或延迟标准护理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话虽如此,中医可以成为综合性健康方法的一部分,许多人发现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有益。

什么是治疗触碰疗法?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