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
投射作为一种防御机制
=====================
我们为了不承认自己最差特质所走的距离
投射是一种防御机制,个体通过在他人身上识别他们认为不可接受的特质或冲动,从而避免在潜意识中承认这些特质或冲动存在于自己身上。
例如,一个因为对方焦虑和缺乏安全感而欺负他人的个体,可能是在为了避免承认自己也有同样的倾向。
投射的起源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防御机制的概念是其心理分析理论的一部分。防御机制是个体在潜意识中使用的一种策略,以保护自我(ego)不受那些如果被意识到会引发焦虑的个人特征的影响。
弗洛伊德最初提出投射作为几种防御机制之一,他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在其著作《自我与防御机制》中对此进行了扩展。
投射的发展
投射依赖于对对与错的内在理解,因此,直到个体在中期童年期发展出良知时才能作为防御机制使用。
尽管如此,投射被认为是相对原始的,因为它基于黑白分明的善恶观。研究显示,儿童在早期和中期青少年时期最有可能使用投射作为防御机制,在晚期青少年时期则较少使用,转而使用更为成熟的防御机制,如认同,即个体内化并重现他人的行为。
虽然投射被认为是幼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成年人不会使用它。在某个时刻,成年人不可避免地会使用某种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的自我感。然而,不同成年人使用的防御机制类型各不相同,有些始终依赖于幼稚的防御机制,而另一些则采用成熟的防御机制。
对男性的研究表明,当他们通常使用更成熟的防御机制时,他们在身体健康、职业成果和婚姻满意度方面往往表现更好。同时,一项针对年轻人的研究表明,广泛使用投射作为防御机制与男性怀疑、高度警觉的人格风格相关,而女性则是社交、信任且不抑郁的人格风格。
投射的例子
投射可以作为任何情况下的防御机制。人们为了保护自尊,会否认那些他们认为威胁到自身的特质、冲动或感受,并将这些特质投射到他人身上。一些例子包括:
- 一位妻子对她的一位男性同事有好感,但无法承认这种感情,所以当她的丈夫谈论一位女同事时,她变得嫉妒并指责丈夫对那位女同事有好感。
- 一个对自己的男子气概感到不安全的男人会嘲笑其他表现出女性特质的男人。
- 一名运动员本能地不喜欢一名冰球队员,但随着时间推移开始相信队友也讨厌他。
- 一位女性批评她的女儿打断她说话,但实际上她经常打断女儿的话。
- 某人因为有偷窃的冲动而感到内疚,导致他怀疑别人计划偷走他的钱包或其他贵重物品。
- 一个年轻人忽视了自己的攻击性冲动,反而错误地认为他的朋友有攻击性倾向。
投射是一种防御机制还是别的什么?
自从弗洛伊德首次引入投射作为防御机制以来,人们在日常对话中经常使用这个术语。然而,当他们简单地讨论投射时,通常不会将其视为一种防御元素。
在这种情况下,投射描述的是看到自己特质的他人,或者稍微具体一点,看到他人身上的特质,而这些特质他们错误地认为自己没有。然而,无论哪种情况,都不是为了保护自我(ego)不受自己认为威胁的特质影响。一个人投射到他人身上的个人特质可能是正面的或中性的。
要真正成为一种防御机制,投射必须基于弗洛伊德最初的构想。否认自己不愉快的特质并在他人身上识别这些特质,有助于个体保护他们的自我。这种定义下的投射被称为防御性或经典投射。
如果没有防御元素,不应将投射视为防御机制,而是将其视为一种认知偏差,其中个体假设其他人相似。人们倾向于高估有多少人分享他们的特质、欲望、想法和感受的现象称为虚假共识,研究提供了大量证据支持这一倾向。
防御性投射的影响
与其他许多防御机制一样,从短期来看,投射可能是有帮助的。通过否认对自己不愉快的真相,人们能够更好地应对自己的焦虑并维持自尊。
然而,长期来看,投射可能会有害,因为它可能会破坏人际关系,并导致诸如欺凌、嫉妒和责备受害者等问题。此外,研究显示,频繁使用防御性投射与边缘型、自恋型、表演型和精神病态人格障碍的相关特征有关。
如何识别和克服投射
鉴于防御机制的潜意识性质,识别自己的防御性投射可能具有挑战性,但这是可能的。
- 第一步是自我反思。试着诚实地面对自己哪些特质让自己感到不安和焦虑,并检查自己有哪些不喜欢的特质和冲动。
- 然后,尝试客观看待自己的行为,看看是否可能将自己对某些方面的焦虑投射到他人身上。在这个探索过程中不要评判自己;观察并诚实地评估而不纠结于发现的任何东西。
这是一个不舒服的过程,最好在心理健康专业人士的帮助下进行。熟悉防御机制尤其是投射的治疗师或顾问可以引导你完成这个过程,并帮助你面对任何发现的内容。此外,治疗师可以帮助你更舒适地面对那些让你向他人投射自己特征的特质、想法和感受。
这项工作最终可能帮助你完全克服投射的使用。毕竟,那些了解并接受自己,包括不喜欢的特质的人,不太可能依赖防御性投射,因为他们不再需要否认自己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