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
哀悼过程指南
哀悼过程指南
哀悼过程指南
关于哀悼过程中的愤怒阶段要知道什么
虽然人们通常将哀悼与悲伤联系在一起,但愤怒也是哀悼过程中常见的反应。失去亲人的人可能会疑惑为什么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并对自己、世界、逝者或情况感到愤怒。
除了失去亲人之外,对其他对他们有意义的事物的丧失也会引发哀悼和愤怒的情绪,比如一段关系的结束、工作上的变动,或者任何与他们的身份相关的丧失。根据Angeleena Francis的说法,她是AMFM医疗保健的执行董事,她持有LMHC执照。
在这里,我们将探讨作为哀悼五个阶段之一的愤怒阶段。我们还将讨论愤怒可能采取的形式,并提供一些有用的应对策略,以帮助那些感觉自己“卡”在哀悼愤怒阶段的人。
哀悼五个阶段概述
在她的1969年出版的《论死亡与濒死》一书中,精神病学家Elisabeth Kübler-Ross博士提出了五个哀悼阶段。Francis解释说,理论中列出的五个哀悼阶段如下:
- 否认: 在这个阶段,人们表现得好像没有发生过损失。这是一种自然的防御机制,当损失太大以至于大脑过于不堪重负,无法开始哀悼过程时,就会产生这种机制。
- 愤怒: 在这个阶段,人们会质疑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并表现出外向的愤怒。当损失是不可预测的或突然袭击时,这个阶段尤其困难。愤怒表现为一种控制寻求行为,通过表达攻击性来暂时控制环境,以避免无助的感觉。
- 讨价还价: 讨价还价是为了在感到绝望时寻求希望。哀悼的讨价还价阶段是由一种内在信念驱动的,即我们的一些不良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负面后果。我们在一个原本绝望或无助的情况下寻求理解和控制。
- 抑郁: 抑郁是从愤怒演变而来的情感。哀悼中的抑郁通常会推动愤怒和攻击性。当我们开始在失去后感到沮丧时,实际上是在健康地经历哀悼阶段,因为我们允许自己感受到更深层次的情感。
- 接受: 哀悼的接受阶段是最后一个阶段,当我们经历了其他哀悼阶段,让自己感受到了损失的重量,并找到了通过更积极的应对技巧和接受我们可以控制的东西向前迈进的方式。接受不是遗忘,也不意味着一个人已经完全从损失中恢复过来。一旦我们达到接受阶段,我们仍可能偶尔回到之前的哀悼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的研究表明,哀悼并不像这个理论所建议的那样线性和有条理。每个人的哀悼体验都是不同的,因为每个人对失去的反应都不同。
Francis解释说,目前对这一理论的理解是,这些阶段并不是单向的。你可能会以任何顺序经历哀悼阶段,跳过阶段,甚至重复阶段。
未解决的哀悼如果被触发,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件,也可能重新浮现,这可以将一个人推回之前的任何哀悼阶段。
哀悼愤怒阶段的特点
哀悼的愤怒阶段具有某些情绪、想法和行为特征。以下是需要考虑的一些特征。
情绪
在哀悼的愤怒阶段,一个人可能会经历以下一些情绪:
思想
Francis指出,在哀悼的愤怒阶段,一个人可能会有以下一些想法:
- “这不公平。”
- “为什么这种事情会发生在我身上?”
- “这是我的错”或“有人该为此负责”
- “上帝怎么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 “没有人理解”
- “他们应该付出代价”
- “我想报复”
行为
Francis还指出,处于哀悼愤怒阶段的人可能会倾向于:
应对哀悼愤怒阶段
Francis分享了几种可以帮助一个人应对哀悼愤怒阶段的策略。它们包括:
-
允许自己感受损失: 找到一个情感安全的地方,无论是与一个支持性的朋友一起还是独自一人,让自己去感受、哭泣和思考损失。
-
认识到潜在的感受: 悲伤和不知所措的感觉很容易表现为易怒和愤怒。重要的是要识别并处理我们感觉的根源。
-
不要忽视我们的感受: 压抑我们的感受会导致它们以不太理想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对外部对他人的愤怒或对自己内部的愤怒。我们需要给自己空间去感受愤怒,在愤怒升级为外部攻击之前。
-
找到健康的方式来表达情绪: 如果我们难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通过艺术、写日记、诗歌或其他非语言方式来表达自己。冥想和瑜伽也可能是有帮助的。
-
探索不同的视角: 从不同人的角度来看待情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感受以及他人的感受。
-
努力改变我们的循环: 思维和结果之间有一个循环:思维导致情绪,情绪导致行为,行为又回到思维。中断其中一个循环可以改变我们对情况的看法或改变我们的行为,从而得到不同的结果。
总结
在失去亲人,特别是如果这是一个意外的损失时,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非常愤怒。愤怒是一种防御机制,它帮助我们感到控制,并避免我们的无助和悲伤。然而,变得更多地意识到我们的感受及其潜在的原因对于应对愤怒并接近接受损失是非常重要的,Francis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