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

情绪

如何拥抱彻底接受

为什么接受无法改变的事情有助于减少痛苦

生活常常充满了艰难、挑战和痛苦的时刻——有时,这些情况是不可避免且超出我们控制范围的。在处理困难或压力大的情况时感到焦虑是很正常的。与其被压力或后悔所压倒,学习实践彻底接受可以降低这种痛苦转化为持久痛苦的风险。

彻底接受意味着什么?

彻底接受可以定义为在接受那些超出你的控制范围的情况时,不对其进行评判的能力,这减少了它们带来的痛苦。通过接受事情的本来面目,你可以承认自己的情绪而不否认、避免或忽视这种情况。这是一种有效处理情绪和管理困难经历的方式。

彻底接受基于这样的理念:痛苦并不是直接来自痛苦本身,而是来自对痛苦的依附。它起源于佛教,并源自卡尔·罗杰斯提出的接受是改变的第一步的心理学范式。

与其执着于痛苦的过去,彻底接受建议的关键是非依附。非依附并不意味着不感受情绪。相反,它指的是意图不让痛苦变成痛苦。这意味着观察你的想法和感觉,以识别何时让自己比必要的更糟糕。

缺乏判断是彻底接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并不意味着认可这种情况。相反,它涉及接受现实,而不是陷入对现实的情感反应中。

点播收听关于彻底接受的建议

由治疗师艾米·莫林主持的《非常威尔心灵播客》(The Verywell Mind Podcast)分享了如何练习彻底接受以减少痛苦。点击下方立即收听。

立即关注Apple Podcasts / Spotify / Google Podcasts

彻底接受的迹象

彻底接受并非易事。事实上,要真正掌握它可能需要一生的练习。

彻底接受通常应用于你无法修复或改变已经发生的情况,或者当有些事情发生让你觉得不公平时,比如失去亲人或失业。

虽然悲伤失望是正常的情绪,但当最初的痛苦因缺乏接受而延长时,就会导致痛苦。

彻底接受并不意味着你同意正在发生或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相反,它提供了一个希望的机会,因为你接受了事情的现状,不再与现实抗争。

虽然在事情进展非常糟糕时很难做到这一点,但让情绪失控只会增加你的痛苦和你正在经历的痛苦。的确,当你回避或纠结于某些事情时,你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痛苦。

彻底接受与宽恕的区别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宽恕和彻底接受是一回事。实际上,它们非常不同。宽恕涉及向他人施以善意的行为,而彻底接受则是对自己施以善意的行为。

你本来就足够好,但寻求自我提升也是可以的

缺乏接受的迹象

了解缺乏接受是什么样子也很有帮助。当你注意自己的想法、感受和关系模式时,可能会注意到未接受的事件或情况。

表明缺乏接受的思想模式

  • “我无法应对这个。”
  • “这不公平。”
  • “事情本不应如此。”
  • “我无法相信这是真的。”
  • “这不对。”
  • “事情应该不同。”
  • “为什么这种事情会发生在我身上?”

表明缺乏接受的感受和行为

  • 你将生活中发生的每件坏事都归咎于自己。
  • 你觉得自己陷入了困境,认为自己无法做出任何积极的改变。
  • 你希望事情有所不同,但觉得自己无能为力。
  • 你对世界感到愤怒。
  • 你求助于不良的应对机制(如酒精或药物)。

表明缺乏接受的关系模式

  • 你不断地唠叨配偶,希望他们改变。
  • 你经常对别人的决定感到失望。
  • 你对过去发生的事情感到怨恨。
  • 你倾向于记仇。

彻底接受的起源

彻底接受的概念起源于辩证行为疗法(DBT),该疗法由心理学家玛莎·林汉于1993年提出。这种疗法旨在帮助被诊断为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他们经历了强烈的情绪。然而,它也适用于其他问题,如抑郁症饮食失调

在DBT中,客户被教导如何练习耐受痛苦,这使他们能够停止将痛苦的情境转化为长期的痛苦。

虽然痛苦是生活的必然部分,但彻底接受涉及从情绪反应和无助转向平静和逻辑思考。尽管你可能无法改变情况的事实,但你可以选择如何看待它。

耐受痛苦并不意味着表示对情况的认可,而是表示接受和情感分离。它涉及到专注于你能控制的部分,并释放资源,让你能够自我照顾

这意味着放下怨恨并释放无益的情绪。一旦这些情绪得到管理,就有可能找到解决方案并制定改变计划(在可能的情况下)。

“辩证”这个词指的是情绪思维和逻辑思维的二元性,必须通过DBT中称为明智思维的方法来平衡。这指的是在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时,去除过度情绪化的部分后采取深思熟虑的行动。

通过这种方式,接受并不意味着评价或评估,而是接受现实,以便继续前进。

为何彻底接受会很难

有些人难以接受情况,因为他们觉得接受就是同意发生了什么或说这是可以接受的。在其他情况下,人们不想承认接受会带来的痛苦。

无论你为何缺乏接受,要知道这些感受是正常的,许多其他人也有过同样的感受。这并不意味着你无法改变或最终达到接受的状态。它只是需要练习和决心。

缺乏彻底接受的问题在于,当你试图不感受痛苦时,你也选择了不感受快乐和幸福。

避免你的情绪意味着在长期内制造更多问题,例如焦虑、抑郁、成瘾和其他心理健康问题。相反,练习平静接受将允许你处理你的情绪并向前迈进。

如何练习彻底接受

彻底接受并不总是容易的,但了解更多关于它的知识,并寻找方法将其融入到你的生活中可以帮助你加强这一能力。了解你可以采取哪些步骤来提高你参与彻底接受的能力。

  1. 注意触发抗拒;注意何时无法接受某事。
  2. 提醒自己,在这一刻,现实无法改变。
  3. 提醒自己,这种情况的原因超出了你的控制范围。
  4. 想想如果你能接受发生了什么你会做什么(然后像已经接受发生了什么一样去做那些事情)。
  5. 想象一下如果你接受情况会是什么样子。
  6. 使用放松策略正念实践、写日记和自我反思来理解你的情绪。
  7. 允许自己安全地感受你的情绪。
  8. 观察情绪在你身体中的共振。是否有任何紧绷、疼痛或限制?
  9. 接受即使经历痛苦,生活也可以是有价值的。
  10. 当你再次感受到抗拒时,决定致力于接受的实践。

这些步骤可以帮助你停止思考“事情‘本应’怎样”,并在当下活在当下。

记住,这是一个随着你不断练习而变得更好的技能。

有许多关于彻底接受的书籍、播客和其他资源。如果你无法独自应对困难的情绪,尝试看一位治疗师,他们可以帮助你安全地处理这些问题。

培养彻底接受的应对语句

以下是你在无法接受情况并继续前进时可以使用的应对语句。将它们放在手边,这样在你感到失控时就可以使用它们。

  • 当我与负面情绪作斗争时,我只会助长它们的成长。
  • 我不能改变过去发生的事情。
  • 我能够接受现在的状况。
  • 即使很困难,我也能够度过困难的情绪。
  • 不管发生什么,我都能挺过去。
  • 我会生存下来,即使现在感觉很痛苦,这种感觉也会消失。
  • 我可以在焦虑的情况下仍然有效地管理这种情况。
  • 我可以在接受发生的事情后仍然感到幸福。
  • 即使我感觉不好,我也可以选择一条新的道路。
  • 当我保持理性时,我能够做出更好的选择和解决问题。
  • 采取正确的行动比不断评判或指责更好。

适当与不适当的彻底接受

最终,是否使用(以及何时不使用)彻底接受取决于你自己。但是,在选择一个你可以安全练习彻底接受的情况时,有一些有用的提示需要注意。

不适用彻底接受的情况

在某些情况下,你不希望参与彻底接受,因为它被认为是不合适的。大多数情况下,这样做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试图做出改变比接受现状更为重要。

  • 如果你在一段虐待关系中,或者有人对你不好或不尊重
  • 如果你在受到骚扰、利用或在工作中受到不公平待遇
  • 如果你在经历倦怠或对当前情况缺乏动力
  • 当你因为恐惧而故意不采取行动时
  • 当接受成为改善你的情况或为自己辩护的实际障碍时

彻底接受不适用于那些你的身体健康、情绪健康或心理健康处于风险中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接受可能会阻碍必要的变化。

适用彻底接受的情况

另一方面,有些情况完全适合彻底接受,包括以下情况:

  • 如果你正在经历一段关系的结束
  • 如果你正在经历意外的变化(如失业)
  • 如果你失去了亲人
  • 如果你经历过创伤事件(如童年时期的忽视或虐待)
  • 如果你拒绝接受发生了什么并避免情绪
  • 如果你觉得被困住了或无法从负面事件中走出来
  • 如果你尝试了其他方法来处理你的痛苦,但都没有效果

不同类型的接受

彻底接受与一些其他形式的接受并不完全相同。下面,你会看到彻底接受与(和不同于)正念实践有何相似之处,以及它与普通接受有何区别。了解如何区分它们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确定何时应用每一种。

  • 正念:正念是指专注于当下,它是练习彻底接受的一种方法。正念起源于佛教传统,维持一种和宁静的状态。当你处于正念状态时,你生活在当下,没有任何思想或评判。彻底接受建立在正念之上,其总体目标是实现彻底接受。

例如,如果你患有慢性疼痛,可以选择相信即使生活是痛苦的,也有美好的时刻,生活还是值得的。用这种心态生活是彻底接受的理念。

另一个例子是如何应对死亡。与其专注于死亡的不公平性或为什么事情本不应如此,彻底接受让你专注于你的悲伤以及如何最好地处理它。通过这种方式,你仍然在反应,但情绪强度较低。你有目标导向并专注于找到走出困境的方法。

根据彻底接受的原则行事会让你感到解脱并感觉更好。通过这种方式,你找到了在做出改变和接受命运之间取得平衡的方法。

有趣的是,只有当你最终接受发生了什么时,你才能继续前进并做出让你整体感觉更好的改变。

要点

虽然最初应对那些给你带来很多痛苦的情况不会容易,但你会发现,当你练习彻底接受时,你最终会开始感觉更好。

当你识别出生活中的这些情况时,请准备好承认你的情绪并继续前进。虽然短期内这不容易,但你应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生活逐渐开始改善。当事情开始好转时,你可能会发现一切自然变得更轻松,让你更容易做出其他必要的改变。

哈佛大学教授Ronald Siegel的平凡生活中的非凡礼物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