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

自我提升

如何停止自私

自私意味着只关心自己的需要而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它通常被定义为对个人利益、需求和福利的过度关注,而不顾及他人。

每个人有时都会有点自私,这并不总是坏事。照顾自己、专注于自己并满足自己的需求对于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问题在于,如果你总是把自己的利益置于一切之上,这可能会严重损害你的关系,影响到那种在健康的人际关系中如此重要的相互给予与接受。

学会停止自私可以帮助你更多地关注对你重要的人。它还可以帮助你收获展示对他人的关心和爱护的心理回报,从而最终改善你的关系并确保你的需求得到满足。

本文讨论了一些你可以采取的减少自私行为的方法,包括:

  • 提高对自私行为的意识
  • 更多地关注他人
  • 增强共情能力
  • 注意认知偏差
  • 志愿服务
  • 感激之情

什么是共情?

6种停止自私的方法

减少自私可能需要时间和练习。提高对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的认识是有帮助的,但同样重要的是开始变得更加富有同理心、责任心和体贴。以下是一些策略,可以帮助你做到这一点。

评估你的行为

记住,偶尔自私是正常的。有时候人们会经历一些生活阶段,在这些阶段他们更注重自我——比如某些发展阶段,如青春期和成年早期。

如果你怀疑自己可能有点太自私了,重要的是要评估你的行为,并考虑你可以改变的方式。

你是否在时间上自私?资源上?注意力上?或者你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依赖你的其他人的需求?

一旦确定了问题所在,你就可以开始有目的地进行改变。这可能需要时间和一些练习,但最终你会发现自己更能识别自私行为,并且在它成为一个严重问题之前能够更好地处理它。

关注他人

如果你想停止自私,关注他人和倾听他们说什么是很重要的。积极倾听是一种技能,可以帮助你关注他人,让他们感到被重视,并将焦点从你自己身上移开。

为了积极倾听,你需要完全投入到当下。注意对方说了什么以及他们是如何说的。肢体语言,包括表情和动作,可以传达很多含义。

通过保持良好的眼神交流并提出开放式问题来展示你对对方的兴趣,以保持对话继续进行。当你练习这种技能时,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对他人所想所感更加感兴趣。

定期与他人联系

你可以做的一件简单的事情就是定期与朋友和亲人联系。给某人发一条短信或打一个电话,告诉他们你一直在想着他们。表现出对他们生活的兴趣,并让他们知道你关心他们。

提高共情能力

共情是让你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并超越自身需求的能力。发展你的共情能力是停止自私的好方法。有助于培养共情的一些策略包括:

  • 设想如果自己处于他人的位置会有什么感觉
  • 花更多的时间与他人沟通
  • 思考你与他人的共同点而不是过分关注差异
  • 分享关于你自己的事情
  • 参与新的活动,帮助扩大你的社交圈子并结识不同背景的人

研究表明,共情能力强的人更有可能参与亲社会行为。换句话说,他们往往更加无私而较少自私。

注意认知偏差

认知偏差是我们解释和与世界互动时出现的思维错误。这种偏差可能导致决策失误,但也可能导致自私行为。

例如,基本归因错误是一种偏差,可能导致你将他人的行为归咎于他们的性格,同时将你的错误归咎于外部力量。类似地,自我服务偏差可能导致你将自己的成功归功于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同时将他人的错误和失败归咎于他人。

这些偏差往往源于人们只从自己的视角看待事物。意识到这些思维错误并努力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情况可以帮助减少偏差和自私。

志愿服务帮助他人

志愿服务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可以帮助你把注意力转向外界。虽然帮助一个好事业确实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但证据也表明,志愿者会获得重要的回报

利他行为可以:

  • 减少孤独感并增加社会支持
  • 提高应对压力的韧性
  • 帮助你建立新的友谊
  • 抵御抑郁情绪
  • 增加幸福感

因为帮助他人需要你关注自己之外的事物,所以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自私。

表达感激之情

感激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欣赏。练习感激可以减少以自我为中心的感觉,因为它可以帮助你关注生活中你所爱和尊重的人和事。

一种帮助你增加对他人的感激之情的策略是写感恩日记

每天花几分钟写下你感激的事情。专注于给你带来快乐的人可以减少以自我为中心的感觉。

自私的人的特点

自私的表现形式并不总是一样的。而且,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并不总是自私的表现。它们可以是一种自我照顾的形式,这对于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识别有害的自私行为,看看自私和无私的人之间的关键区别可能是有帮助的。

自私

  • 物质主义

  • 自我推销

  • 自我的夸大感

  • 缺乏共情

  • 不顾后果

  • 不友善

  • 有权有势

  • 自恋

无私

  • 大方

  • 利他主义

  • 谦逊

  • 共情

  • 尽责

  • 和善

  • 感激

  • 慷慨

导致自私的潜在原因

自私可能源自多种原因。那些倾向于具有自恋人格的人更容易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一些可能导致这种倾向的因素包括:

  • 遗传:人格特质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因此家庭成员中如果有更多自恋人格的人,那么你可能更有可能表现出这种特质。
  • 成长环境:在一个强调物质主义和自我中心的成人导师的环境中长大,可能会导致成为一个更加自私的成年人。
  • 压力:人们在面对压力事件时有时会更倾向于表现出自私。

自私的程度可能因情境而异;每个人在某种程度上都会表现出这种行为。

在应对压力或创伤事件时,你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自我保护。这是正常的,这并不会使你成为一个坏人。毕竟,在你能够关注他人之前,你必须确保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

减少自私的好处

减少自私可以为你的生活带来各种回报。学习变得不那么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些潜在好处包括:

  • 更好的人际关系: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会损害人际关系。如果你从未出现在你生命中的人身边,他们最终会陷入一段单方面关系。这可能是有毒的,会导致人们减少与你的接触甚至结束关系。变得不那么自私可以加强你与他人的纽带,并确保你拥有对最佳身心健康至关重要的社会联系。
  • 减少压力:因为减少自私可以改善你的社会支持,所以也可以减少压力。毕竟,当你遇到生活挑战时,有其他人可以求助和支持,你会更有韧性
  • 更高的幸福感:虽然照顾自己很重要,但把注意力转移到外界并关注他人可以帮助你感到更快乐和更满足。
  • 更高的自尊:尽管看似矛盾,但较少关注自己可能会让你对自己感觉更好。良好的自尊来源于多个来源,包括与他人的积极互动。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 自私是一种精神疾病吗?

    自私可能是自恋型人格障碍(NPD)的一个迹象。患有NPD的人以自我为中心,夸大自我,利用他人谋取私利,并沉迷于权力和成功。

  • 什么时候自私是好的?

    自私并不总是坏事,每个人偶尔都会自私。当你需要额外的关注和照顾时,自私是可以的。

    如果不关注自己,可能会对你的健康和福祉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慢性压力倦怠。所以不要害怕自私,当你需要休息、感到不知所措或需要一些独处的时间时,要自私。

来自Verywell的建议

自私不仅会对他人造成伤害,也会对自己造成伤害。以自我为中心不允许你成长为一个人。它还会剥夺你那些促进情感健康的健康关系。如果你想停止自私,请考虑一些无私的好处,并开始尝试与他人建立联系。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