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

创伤后应激障碍

症状和诊断

受害心态:定义、原因及应对方法

你是否经常觉得在情况中没有控制权,或者觉得别人要害你?或者你觉得无论你做什么坏事都会发生在你身上?如果你发现自己把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归咎于他人,那么你可能正在经历一种被称为受害心态的情况。

有受害心态的人会觉得自己总是遇到坏事,并且世界对他们不利。你可能会觉得其他人反对你,无论是你的伴侣、同事,甚至是家人或朋友。即使有些事情你可以采取行动来解决,你也不承担责任,认为一切都在你的掌控之外。

此外,你甚至可能会把一些事情个人化,即使这些事情并不是针对你的。你可能会想:“我做了什么才导致了这个?”你也可能会经常感到怨恨

很可能你曾经经历过一段糟糕的时间或遭受了创伤,但当时你没有任何应对策略,从而形成了这种消极的看法或受害心态。这让你相信生活只是对你不利,你对自己的生活没有任何责任。

即使有人试图提供帮助,你可能会列出一长串理由来解释为什么那些解决方案行不通,使那些提供帮助的人感到沮丧或困惑不解。

你甚至可能在质疑为什么自己会继续这样表现。事实是,拒绝改变你的受害心态可能有一些次级的好处。你可能会因为自己的痛苦而获得他人的同情或关注。你也可能感到释然,因为别人提供了帮助或认可。你还可能不想再次感到脆弱,因此选择不冒险。

这篇文章讨论了什么是受害心态,这种心态的迹象和症状,以及如何学习消除一些负面思维模式。

立即寻求帮助

我们尝试并测试了最佳在线治疗平台的无偏见评论,包括Talkspace、BetterHelp和ReGain。找出哪种方案最适合你。

理解受害心态

退一步思考,什么是受害心态?虽然受害心态不是一个被正式诊断的精神健康状况,但它是一个被广泛接受的术语,并且有一些其他别名,如受害者综合症和受害者复杂症。

那些具有受害心态的人持有三个信念:

  • 过去发生的坏事和将来还会发生在你身上的事。
  • 别人要为你的不幸负责。
  • 尝试做出改变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不会起作用。

对于那些持有受害心态的人来说,陷入消极似乎比自救更容易,你甚至可能迫使这种心态影响到其他人。

从根本上说,受害心态通常根植于创伤、痛苦和伤痛之中。当你经历了由他人引起的创伤事件时,你可能会学到自己是无助的,未来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这会让你感到脆弱和害怕,进而选择不承担责任或把责任推给别人,即使可以采取行动。

2024年最佳在线创伤治疗,经过验证和测试

受害心态是永久的吗?

虽然在经历了创伤性事件之后,你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但事实是,在任何糟糕的情况下都有许多因素在起作用。虽然你可能无法控制过去发生的事情,但你很可能会对未来的某些事情有所控制。

例如,如果你一直在找工作却毫无进展,你可以从失败的经验中学习,以便在未来做出一些改变。相反,一个有受害心态的人不太可能有兴趣采取任何可能导致改善的行动。

此外,当其他人试图帮助你时,你可能会陷入自怜,并辩称没有什么会起作用。换句话说,你只是想为自己难过,而不是朝着任何有意义的变化努力。

虽然感到难过是可以理解的,并确保处理困难的情绪,但每个有受害心态的人都需要结束自怜并朝着变化和愈合努力。否则,你的受害感和无力感将伴随你一生。

真相是,生活永远不会停止给你挑战,如果你觉得你所做的一切都没有任何作用,那么你将在余生中面临一场艰苦的战斗。

最常见的受害心态的迹象之一是持续的自我破坏和消极思维。好消息是,这不是一种遗传特质;而是你已经学会以这种方式行事。在某个时候,你可能是受害者,但你不必继续成为受害者。

受害者会因为他们的现状责怪他人,即使他人与此无关,甚至他们自己也应该为此(或部分)负责。

是的,你的权利受到了侵犯,你不应该遭受这样的待遇。你应该得到同情和怜悯——理解和同情。而且你可以自己给予这些,而不必等待他人给予。

受害心态的迹象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是否正遭受受害心态的困扰,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迹象供你参考:

  • 你把生活的现状归咎于他人
  • 你感觉一切都在与你作对
  • 你难以应对挫折
  • 你对大多数情况都抱有消极态度
  • 当有人试图帮助你时,你会表现出愤怒
  • 当你为自己难过时,你会感觉好一点
  • 你倾向于与那些也喜欢抱怨和责备他人的人交往
  • 你在生活中难以做出改变
  • 你感觉自己缺乏来自他人的支持
  • 你缺乏自信或有低自尊
  • 你希望人们能认识到你是受害者
  • 你希望那些伤害过你的人能承认他们所做的事情
  • 你有非常黑白分明的观点看待他人
  • 你对他人的问题缺乏共情
  • 你倾向于反复思考情况
  • 你对待日常事务是被动的
  • 你认为世界是不公平的
  • 你对可能出现的坏事高度警觉
  • 你对他人的情感无法回应
  • 你认为失败是永久的
  • 你有一种持续的无助感
  • 你倾向于灾难化
  • 你总是觉得其他人都比你好

受害心态的行为

受害心态的行为指的是有受害心态的人通常会参与的一些行为。以下是人们有受害心态时可能会观察到的一些常见行为:

  • 倾向于责怪他人
  • 不承担自己生活的责任
  • 对他人高度警觉并以大反应来应对小事
  • 高度意识到他人的不良意图
  • 感觉每个人的生活都比你容易,所以你不去尝试
  • 在收到同情或怜悯时感到解脱,并因此寻求这种情感

受害心态的态度

此外,与受害心态相关的态度有哪些?以下是需要注意的一些态度。

  • 对未来过度悲观
  • 内心压抑的愤怒
  • 感觉有权得到他人的同情
  • 不论他人说什么都感到防御
  • 感觉寻找解决方案没有意义
  • 把人看成非黑即白或好坏分明
  • 不愿意冒险
  • 夸大情况的风险或可能的结果
  • 不断贬低自己
  • 学到的无助感

受害心态的信念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有受害心态的人持有的信念。以下是你如果有这种心态时最常持有的信念。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习得无助感的心态。

  • 我总是遭遇坏事。
  • 没有必要尝试改变,因为我无法改变现状。
  • 我应该受到这些坏事的惩罚。
  • 没有人在乎我或我所经历的事情。
  • 我对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没有选择。
  • 我不知道如何改变事情。
  • 我必须接受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
  • 我无法改变我的生活。

受害心态的原因

是什么原因导致一个人有受害心态?常见的原因包括:

  • 经历过去的创伤,在其中形成了一种应对机制
  • 多次负面情况,你感到无控制感
  • 持续的情绪痛苦让你感到无助或被困住,以至于放弃
  • 以前的信任被背叛(尤其是父母或伴侣),让你觉得以后无法信任他人
  • 在最初的时期之后的次级收益(例如,让他人感到内疚以获取关注)

哪种人格障碍会扮演受害者?

自恋型人格障碍(NPD)是一种通常与受害者心态相关联的人格障碍。患有这种疾病的人有时会通过扮演受害者来操纵他人,但他们往往拥有过度的受害感和权利感。通过将责任推给他人,他们能够保护自己的夸大自我。

应对创伤后应激障碍

受害心态的结果

如果你一直保持这种心态,下面是一些可能出现的结果:

  • 感到内疚、羞愧和抑郁
  • 对世界感到沮丧
  • 感到受伤并且认为人们不在乎你
  • 对其他成功的人感到怨恨
  • 感到抑郁、孤立或孤独
  • 因为他人觉得你被操控或指责而出现关系问题或工作问题
  • 对自己感到不好或进行自我毁灭行为
  • 你可能会沉迷于戏剧并拒绝在面对挫折时做出改变
  • 持续的负面情绪,如恐惧、悲伤和愤怒
  • 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信任治疗师或其他权威人物

如何停止受害心态

如果你认同所有关于受害心态的迹象和症状,你可能想知道如何让自己进入更好的心态。

如果是这样,下面是一些帮助你更好地应对并转向更好心态的建议:

  • 选择离开这种情况或接受它
  • 发声以重新夺回改变情况的力量
  • 阅读自助书籍,如埃克哈特·托利的《现在的力量》
  • 宽恕自己或曾经伤害过你的人(不要接受但宽恕)以减少敌意和创伤反应
  • 找一位可以帮助你处理过去创伤的治疗师
  • 提高你的情商
  • 对于生活中的情况,对自己能控制的部分和反应负责
  • 控制你花时间与谁在一起
  • 从事自我护理,善待自己
  • 从事自我关爱,把自己视为有价值的人
  • 养成日记习惯以释放负面情绪
  • 开始对不符合你价值观或你想要的生活的事情说不
  • 优先考虑自己,注意你投入了多少精力
  • 确定你可以为之努力的个人目标
  • 找到你从受害心态中获得的相同好处(例如,自我护理)
  • 练习感恩你已经拥有的东西

如何帮助有受害心态的人

你是否想知道如何帮助有受害心态的人?试图帮助那些有受害心态的人可能会令人沮丧,因为他们不承担责任,似乎把一切都归咎于他人。然而,这只是因为表面之下有很多事情在发生。下面是一些你可以帮助的方法:

  • 同情并承认他们过去经历过痛苦的事件
  • 不要把他们称为受害者,因为这会使情况变得更糟
  • 识别特定的有害行为,如推卸责任、抱怨和不承担责任
  • 让他们说话并分享感受
  • 如果你不认为完全是你应该为此负责,不要道歉
  • 设定界限,不要让他们侵犯你的私人空间
  • 提供帮助找到解决方案,但不要试图保护他们免受不良后果的影响
  • 帮助他们制定目标或改变生活的方式
  • 提问以探究和让他们思考(例如,你擅长什么?你过去做得好的事情是什么?)
  • 验证他们的感受而不是忽视它们
  • 鼓励他们与治疗师交谈,如果他们有未处理的过去创伤
  • 准备你的对话,不要让自己陷入不良动态
  • 不要攻击他们,温和地鼓励他们成长

如何帮助抑郁症患者

对有受害心态的人说的话

你是否想知道具体可以对有受害心态的人说些什么?以下是一些你可以使用的短语:

  • “我很抱歉你正在经历这一切。你想谈谈时,我会在这里陪你。”
  • “我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可以和你聊聊,如果你想尝试解决问题。”
  • “我不能为你解决问题,但我可以帮你度过难关。”
  • “我很关心你,但我们似乎一直在重复同样的事情。我们可以稍后再回来谈这个问题吗?”

如何正确开始对话

为什么受害心态会持续

为什么受害心态会持续,即使它让你感到糟糕?事实上,受害心态背后可能有许多次级的好处。以下是为什么你下意识不想改变的一些原因:

  • 它允许你不承担责任
  • 别人会试图帮助你并解决你的问题
  • 你可能对戏剧生活上瘾
  • 你可能更愿意避免生气,反而更容易感到难过或伤心
  • 成为持续的受害者会让你感到他人重视你
  • 这已经成为一种生存方式或一种你无法摆脱的习惯
  • 你害怕面对愤怒、羞耻、恐惧或悲伤,这些是受害心态的基础
  • 它帮助你度过了一个非常艰难的时期,现在只是一种习惯
  • 如果人们认为你在挣扎,就不会批评你
  • 它帮助你避免与他人发生冲突
  • 在某些情况下,你更容易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 如果每个人都认为你在挣扎,对你期望就少一些
  • 如果你已经有太多自己的问题,人们就不会把他们的负担加在你身上
  • 当你扮演受害者时,你会对他人产生影响
  • 它迫使他人照顾你

什么是加速体验动态心理治疗(AEDP)?

来自Verywell的一句话

如果你正在与受害心态作斗争,重要的是要知道,尽管你可能习惯了这种思维方式,但这并不是你的错。如果你曾遭受创伤,那么你有充分的理由感到像一个受害者。没有什么可以抹去这一点。

同时,你需要对自己展现出自我同情,以便能够超越这一状况并寻求帮助。继续沉浸在受害心态中会让你感到无力和无助,无法在你的生活中发起改变。

无论你能采取什么措施来摆脱受害心态,这都是迈向你想要成为的那个人的第一步。

虽然你可能很难记住在开始这种思维方式之前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但如果你采取小而一致的步骤,最终你会达到你想要到达的地方。而且,当你愿意接受他人的帮助和建议时,其他人也会更容易支持你。你不必接受导致这种心态的事件,但能够从中走出来将会对你有很大帮助。

回到首页